第四百四十六章 滑輪(第2/2頁)
章節報錯
“將軍,工地上自從有了滑輪,修築長城的進度明顯加快。按照現在的修建速度,最多兩年時間,北地的長城就能練成一片,實現將軍所說的萬里長城的壯觀景象。”
雲中城頭,眺望著遠處熱火朝天的建造景象,一向不苟言笑的馮毋擇,不由得欣慰的點頭。
“凡是不能總想著靠人力來解決,人力解決不了的時候,就得開動腦筋,想著發明什麼樣的工具,解決工程上的困難。”
蒙恬藉著機會,給身邊的人灌輸工具解放人力的道理。
“多謝將軍提點,這一次,我是真正認識到了工匠的重要作用。以後,得提高匠人的待遇,鼓勵他們發明新的工具。”
馮毋擇管理後勤營,匠人們在他的眼裡,跟普通計程車卒沒有什麼兩樣。
不過,在蒙恬看來,這些隨軍的匠人,就相當於後世軍隊裡的工程師和科學家。
匈奴的戰事告一段落,蒙恬領著短兵營,沿著長城沿線,實地考察,安排當地的郡守,分段承包境內的城牆。
蒙恬得到嬴政的授權,全權負責防禦北地的胡人,北方邊境各郡,蒙恬都有節制的權力。
秦國統一六國,施行郡縣制,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咸陽任命的地方郡守,執行中央政府命令的時候,至少不會含糊。
北方各地的邊郡,常年受到境外胡人的侵擾,對於修築長城,完善邊境的防衛體系,心理上並不抗拒。
蒙恬到達代郡後,派人重新修葺李牧的墳墓,遷徙八戶人家,到李牧的陵墓附近居住,負責照看陵墓,每年定時祭祀。
李牧守衛代郡的時候,代郡人常年安居樂業,匈奴人前來,李牧手下的軍士,往往能提前預警。代郡人有充足的時間,撤回關內,不會蒙受損失。
等到李牧練兵完成,領著代郡子弟,大舉出擊,示敵以弱,誘之以利,一戰殲滅匈奴十萬人。
此後,只要見到代郡城頭飄揚著李牧的戰旗,匈奴人就不敢南下。
在代郡人的心目中,李牧的威望非常之高。
蒙恬為李牧立祠,隆重祭祀,多少獲得了代郡父老的好感。
“蒙將軍,你打跑了匈奴人,李將軍同樣打跑了匈奴人。邊地黔首,放牧、耕地的時候,不再擔心遠方的烽燧突然冒起狼煙。這樣說起來,不管是秦人也好,趙人也好,總之不受匈奴人騷擾就好。”
代郡郡治代縣城內,郡守府邸中,蒙恬正在設宴招待代郡的父老。
所謂父老,都是當地在當地有影響的人,是否德高望重說不定,但一個個年紀都挺大的。
古人都有些好面子,蒙恬稍微表現得低調一些,好吃好喝的招待人,言談之間,透露出要徵召席中之人的子弟出仕。幾番觥籌交錯下來,在場的代郡父老們,紛紛放棄了心中那點殘餘的恨意。
戰國以來,秦趙大戰數次,趙國人死傷慘重,不過大部分都是趙國太原、上黨、邯鄲的子弟。代地人口較少,常年需要防衛北邊的匈奴,死在秦國手中的代郡子弟,反而沒有多少。
正因為如此,代郡人對秦國的恨意,並沒有南部趙國人的那麼強烈。
“孟子曾說,天下當歸於一。戰國七雄並立,兄弟鬩於牆,白白內耗,徒流華夏人的血,便宜塞外的胡蠻。如今賴始皇帝神明英武,天下一統,吾等當舉刀劍,外禦其侮,好好的去教訓塞外的胡人。”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