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匈奴問題(第2/2頁)
章節報錯
“蒙恬,什麼時候出兵合適?”
嬴政的文化,打斷了蒙恬的沉思。
迎著嬴政的目光,蒙恬心念一動,莫非嬴政已經決定,由他擔任攻打匈奴的主將。
秦軍將領中,王翦、王賁等人,一直跟山東六國打仗,只有蒙恬曾坐鎮上郡,跟匈奴人打過交道。蒙恬還年輕,放在朝中,不打仗,就只能擔任官職。
蒙恬跟李斯的政見不合,列朝只會增加兩人的矛盾。嬴政計劃,等王賁完全平定齊地後,調王賁回朝,蒙恬則外放。
王氏、蒙氏,一家在內,一家在外,形成平衡,相互牽制。
“臣以為,三年之後,出兵最為合適。”蒙恬想了想,回道。
“三年?”嬴政一愣,隨即笑道,“蒙將軍怎麼有了武成侯的風範?”
武成侯王翦,平生打仗,最是謹慎。嬴政過了三十,感到身體衰退,迫切的想要快速的完成很多的事。王翦打仗的風格,不受嬴政喜歡。
“秦國剛剛兼併六國,廢分封、行郡縣、造戶籍,需要時間。三年的時間,秦國的制度,施行於山東六國,排程六國的糧草物資,支援北伐匈奴,北伐大軍,才不會有後顧之憂。”
秦朝建立時的天下,土地廣大,遠遠超出了當時人的認知。治理這麼大的國家,秦國的官員,需要時間去適應。
山東六國,原有大量的封君,廢除他們的封地,斷不會如請客吃飯那麼簡單。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放到任何年代,都適用。
站在國家的角度,蒙恬不希望短時間之內,再動兵戈。
“三年太久,兩年。”嬴政說道,“兩年之後,朕要收回河南地。”
······
一個月後,隨同嬴政巡行的車駕,轉道北地,從上郡回到咸陽,實地考察了北方邊境。
回到咸陽後,嬴政出兵匈奴的決心,更加堅定。
見嬴政決心已定,蒙恬心裡清楚,再勸說沒有任何用處。繼續勸說,以嬴政的固執,沒準兒會更加堅定他用兵的心思。
“甘羅,陛下決定對匈奴用兵,時間定在兩年後。”
咸陽北城,武威侯府書房,蒙恬招來甘羅,從長計議。
甘羅曾經深入匈奴之地,對於匈奴人的情況,沒有人比甘羅更清楚。
“攻打匈奴,陛下想要獲得什麼樣的戰果?”
甘羅沒有感到意外,秦國攻打匈奴,原本就在甘羅意料之中。
蒙恬伸出手,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河南地,還有河套地。”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