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滅蜀往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感謝糊塗到底的月票!
秦國東出函谷,攻滅山東戰國之前,曾出兵攻滅巴蜀。
這段歷史,秦國的太史令,記錄得很詳細。
司馬錯與張儀的爭論,留在《國語》中,傳於後世。
“惠文王時,司馬錯率軍攻滅蜀國,坐鎮蜀地,我如何不知曉。”
嬴政扣著手指,回憶過往,唏噓不已。
剛剛即位,年歲既小,拜呂不韋為仲父。嬴政的歷史老師中,呂不韋就是其中的一位。內心深處,嬴政深恨呂不韋專權,淫亂後宮,但靜下心來,他不得不承認,呂不韋卻是難得的大才。
“惠文王二十三年,司馬錯將軍伐蜀,滅之。降蜀王為蜀侯,蜀國雖亡,秦國卻沒有徹底在蜀地設立郡縣。”
蒙恬讀過秦國滅蜀的歷史,心裡清楚,秦國徹底消化蜀地,差不多花了整整兩代人的時間。
“惠文王二十八年,蜀相壯劫殺蜀侯,舉蜀地叛亂。幸得公子通、司馬錯將軍率軍,迅速平叛,才沒有引起大的動盪。”
秦國名將司馬錯,一輩子只幹了一件事。
那就是滅蜀。
攻滅蜀國後,司馬錯一直呆在蜀地。率軍鎮壓蜀地大大小小的叛亂。等到司馬錯死後,蜀地才開始成為秦國的大後方,為秦國輸血。
悠悠燈火下,嬴政的面色,陰晴不定。
蒙恬所說的往事,嬴政心裡如何不知曉。
蜀地的叛亂,反反覆覆多次,搞得惠文王焦頭爛額。
秦武王在位時間短,沒有做許多的大事,不過好歹平定蜀相壯的叛亂,穩定蜀地的局勢。
“蒙恬,你所說的,我都知曉。”
嬴政明白蒙恬沒有私心,不是想著給自己撈功勞,心裡舒服了很多。
“你是擔心,六國黔首,復國之心長存,舉兵叛亂,地方應對無力否?”
“郡守在地方,要想管理當地,不得不與當地豪長合作。”
強龍壓不過地頭蛇,這句話,蒙恬留在了心裡。嬴政不知道,他駕崩之後,天下戰亂,地方上的燕齊楚舊地的郡守,不是輕易被殺,就是心懷異志,投身叛軍。
適度的分封則不一樣。封到地方上的皇子,跟六國舊貴族天然對立,不會同流合汙。為了穩固統治,必定會一心一意的清除隱藏的叛亂分子。
皇子統領的諸侯國軍隊,比郡守手裡掌握的力量,要強大得多,也有助於平叛。
“哼,當地豪長,解決起來也簡單,統統遷到關中。”
嬴政大手一揮,豪氣的說道。
蒙恬抬起頭來,打量著嬴政自信的神色,知道再不能勸嬴政做出適度的妥協。
一個絕對自信的人,輕易不能改變主意。
“如果要遷當地豪長,臣還請陛下,不僅僅要遷當地的富豪之家,六國舊地的顯貴之族,更應該遷到關中。”
嬴政的意志不能改變,蒙恬轉而換了思路,想著怎麼最大限度的減少秦國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