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用齊人俘虜修馳道,沒有什麼危險,還能立功。蒙恬親口承諾,馳道修建完成,會樹立石碑,記錄他們的功勞。

南邊的蒙恬大軍,進展順利,執筆臨淄。

李必、李左車率領秦軍輕騎,沿著昌城、稷下、牛山一線,不斷出擊,齊軍損失慘重,惶惶不可終日。

齊人缺馬,戰馬質量比不得秦軍。

兩軍斥候較量,吃虧的多是齊人。短短几日過後,齊人再不敢與秦軍騎兵交鋒。

這時,戰場的壓力,完全轉到南面。田苞不得不抽調田維麾下的人馬。

明知道這是飲鴆止渴,田苞還是沒有任何辦法。

齊國完全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士卒缺乏訓練,短時間之內,民眾無法動員。

兵力不足,齊國只能拆東牆補西牆。

田苞一拆,齊國的濟西防線,變得更加薄弱。

秦軍北征軍團的主帥王賁,敏銳的捕捉到戰機,率軍渡過濟水,卷甲而趨,直奔臨淄城下。

等田維反應過來,想要去追的時候,魏地的辛勝,率軍大軍越過齊魏邊境。

無奈之下,田維只能回身與辛勝周旋。

蒙恬殲滅南線的齊軍,辛勝拖住邊境的田維,齊國境內,再沒有軍力擋住王賁奔襲的腳步。

不過一日一夜,秦軍車騎,突然出現在臨淄人眼裡。

九月中旬剛過,甘羅從臨淄傳來訊息。

“臨淄人心已亂,民莫敢舉刃。”

“不戰而屈臨淄,定矣。”

放下手裡的楊木竹簡,蒙恬命令大軍,暫時停止向臨淄進軍。

以齊王建的膽子,多半會投降,繼續進軍,已經沒有什麼必要。

“齊王建投降後,剩下的齊國城市,當真會不戰而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越是接近攻滅齊國,荊蘇越覺得有些不真實。

曾經的春秋首霸,掀翻魏國霸權的齊國,出了名將司馬穰苴、田單的齊國,就這樣輕易的被擊倒。

“齊國臨淄、即墨、莒、高唐、平陸,齊人稱為五都。五都之中,莒為楚國攻佔,高唐陷於趙國,平陸、臨淄受到我軍夾擊。五都失其四,齊人大勢已去。”

蒙恬指著桌上的地圖,手指落在即墨城處:“現在的即墨,沒有田單。今上亦不是燕惠王。”

燕昭王時,樂毅伐齊,攻取七十餘城,齊國境內,只剩下莒、即墨兩座城市。燕昭王薨,燕惠王繼位,記恨樂毅改革燕國弊政,不給當年為王太子的燕惠王面子,派騎劫代替樂毅。

騎劫擔任燕軍主將,燕軍從此滑入深淵,為田單火牛陣所破。燕國辛苦奮鬥多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情報顯示,即墨大夫也不是那麼好對付。”

荊蘇回想著即墨大夫的資訊:“即墨大夫一直主戰,曾奉勸齊王建信用三晉投奔之人,操練齊軍,趁著新滅三晉,立足未穩,反攻三晉,只是齊王建沒有采納。”

“這樣說來,我軍還得感謝齊王建呢!”

蒙恬輕笑道:“王賁攻克臨淄,乃是大功一件。這個齊王建,我還有用,不能去得晚了。若是王賁動作快,將齊王建送到咸陽,那可就不好辦了······”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