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心想,等攻破齊國,收攏齊國降軍,他才能更快的統領更多的兵馬。齊國降人,秦軍將領不會跟他爭搶。

“等攻破臨朐,我許你一千齊人。”

勒馬停在臨朐城外,蒙恬抬起馬鞭,指著臨朐城牆:“不過,這一千兵馬,得由你自己去徵召。”

蒙恬說完,蒙豹幸災樂禍的笑了。

韓信一個楚人,在齊國招兵,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看他如何能徵召到這麼多兵馬。

“我自己去徵召?有點難度。”

韓信歪著腦袋,眼珠子不斷地轉動,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秦軍趕到臨朐,沒有急著攻城,而是就地紮營。

臨朐城市規模中等,城牆高兩丈左右,乃是臨淄南面的軍事重地。南郭離的行營,就設在臨朐城內。

蒙恬的目的,本來就不是攻破臨朐,而是存著圍城打援的心思。

“派人給李必傳令,掃蕩完長城沿線後,沿著淄水,做出向臨淄進軍的架勢。”

坐在臨時拼成的石墩上,蒙恬從懷裡掏出齊國地圖,手指點著臨淄,胸有成竹。

甘羅傳來訊息,臨淄城內,還有一支三萬人的兵馬。

三萬人,防守臨淄,有些捉襟見肘。蒙恬不擔心齊人,而是更加擔心留在臨淄的三晉遺民。

韓趙魏滅亡後,不甘心的韓人、趙人、魏人逃到臨淄,遊說齊國整軍備戰,抵抗秦國。

等到秦國兵臨城下,臨淄城內留有三萬人的抵抗力量,齊國的主戰大臣會更有底氣。

想要逼降齊王建,必須想辦法將這支兵馬調出臨淄。否則,以這三萬人為基礎,齊國主戰派動員臨淄平民的話,秦軍就不得不硬著頭皮攻打臨淄。

秦軍的黑衣黑甲,如同一片厚重的墨雲,壓向臨朐城。

負責南線防務的齊國左司馬南郭離,匆匆忙忙登上臨朐城頭,望見城外從天而降的秦軍,額頭上浸出了斗大的冷汗。

時值九月,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南郭離完全沒有感到任何的爽快,心裡只有徹徹底底的寒意。

“幸虧我沒有將行營設在關城附近,要不然,這個時候已經成了秦軍的俘虜。”

南郭離顫顫巍巍的邁下城牆,腳步直打擺子。擔任齊國左司馬這麼多年,南郭離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敵軍,還真的打到了齊國境內。

臨朐城內,尚有三萬兵馬。分散在長城沿線的秦軍,整整有五萬人。只不過長城沿線的齊軍很分散,面對秦軍的清剿,根本不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抗。

僅僅依靠一條長城,可不能完全禦敵於國門之外。

回到臨朐城內的行營,南郭離驚魂未定,趕緊提起毛筆,向臨淄求援:

“蒙恬麾下秦軍,密密麻麻,數量不知凡幾。臣離竊以為,秦軍主攻方向為南面,非北面也。望君早日計議之······”

感謝使用者朱的打賞!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