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禪讓(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下共苦,戰鬥不休,為有列國並存,相爭經年,寡人心甚痛之。今秦國得天命之顯,天下歸一,寡人不願逆勢而行,決定仰慕堯舜,行禪讓之道,卸王位,以求天下止戈!”
章臺宮內,富麗堂皇的朝堂上,羋仝居中而坐,努力保持著身形。
王座的右首邊,令尹曾珉手捧書寫在帛布上的王令,高聲宣讀。
秦軍攻入壽郢的時候,留在壽郢的原楚國官員,沒能及時投降的,紛紛喪身於戰火。
“大王,臣有話說。”
諭旨尚未宣讀完畢,座中的舒地封君,立即站了出來:“自三皇開世,五帝開拓,堯舜禹行仁治,夏商周三代建國,周朝八百年分封,列國並存,以為常態。大王萬不可行禪讓之舉。”
舒地封君,投奔羋仝的時候,想著擁立新楚王,某一場榮華富貴。羋仝禪讓王位,以楚歸秦,他們這些從龍附鳳的人,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是啊,秦人答應支援大王歸國即楚王位,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輿論洶洶,秦人定不會公開食言,大王不必驚慌。”
衡山君附和著說道。他以為羋仝擔心,秦人會卸磨殺驢,才急急忙忙的做出這樣的行為。
“大王,臣等麾下,尚有十萬敢戰之師,個個效忠大王,大王可心安!”
鍾離君拍著胸脯,瞪著眼睛,揮舞著沙包大的拳頭。鍾離君一門,世代習武,私兵精銳,只是與項氏不和,才沒有加入項燕的大軍,只是派了一些徭役出去。
“大王,不可禪位。”
“秦人相逼的話,跟他們拼了。”
“天下悠悠之口,秦人難道就真的不在乎了嗎?”
坐在王位上的羋仝,見到麾下的臣子,突然變得氣勢洶洶,嚇壞了,連忙坐起來,躲到隨越的身後。
“左徒,這些人好凶,好嚇人啊······”
蒙恬扶立羋仝為楚王的時候,隨越、曾珉以陳郡故楚人的身份,得以成為羋仝最初的監護人。長時間相處下來,羋仝幼小的心靈,明顯更加的以來隨越、曾珉二人。
後來投靠的楚國封君,與羋仝見面相處的機會不多。難得的幾次見面,隨越嚴格按照國君會見臣子的禮儀進行,規規矩矩的交談,哪裡能得到羋仝的好感。
偏偏這些封君還沒有什麼話說,臣子面見國君,隨越堅持禮儀,維護國君的權威,並沒有什麼不對。
洶洶叫嚷的楚國封君們,望著空空的王位,突然變得面面相覷。
這個時候,他們才明白過來,小小的楚王,哪裡有什麼主意,想來都是眼前的隨越、曾珉在使壞。
“令尹,上扶國君,下治國人,唯有德有才者居之。曾珉,你誘騙大王禪位,有何居心?”
舒地封君指著曾珉的鼻子,破口罵道。
“堯舜行禪讓,名聲流傳千古,德於後世,大王以天下萬民為慮,德行深比江河,怎麼能說我有居心呢!”
曾珉迎著舒地封君的手指,一臉雲淡風輕:“何況,你們平常的時候,說起堯舜的禪讓之舉,不是滿心崇敬嗎?”
百家爭鳴,儒墨道法,天下顯學。儒家著書立說,宣揚上古堯舜之治,流傳甚廣,獲得了人們的普遍贊同。法家之士,言談變法,也不能公開否定所謂的三代之治。
“時移世易,堯舜禪讓,乃是當時的善舉,不適合當下的楚國。”
舒地封君,老臉一紅,矢口否認道。
別人可以禪讓,楚王可不行。
堯舜禪讓的傳說,不知存在於多麼遙遠的年代。有明確記載的記錄裡,燕王噲真正實施了一回禪讓,差點亡了燕國。
“嘿嘿,舒君張口堯舜,閉口堯舜,大王要學堯舜禪讓,你就不說堯舜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