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記得,秦國統一後,曾施行黔首自實其田的政策,只是效果卻並不怎麼好。

秦朝施行這一政策的時候,距離天下統一已經過去了六七年,六國黔首的心,漸漸從秦軍的兵威下恢復過來。

山東的豪族,明裡暗裡抵制這一政策,導致全國糧價大幅上漲。

黔首自實其田,豪族的土地受損,自然捂著不放。秦人沒有力量深入基層,就無法切實推行。黔首得知這一政策,滿滿的期待,最後沒有得到實惠,心裡自然不滿。

在蒙恬看來,秦朝失敗的自實其田,落得個兩頭不討好。

不過,蒙恬卻是有機會實現真正的黔首自實其田。

秦軍剛剛攻破壽郢,兵威赫赫,楚人的膽子已破,不敢明目張膽的站出來反對。

楚國的封君,負隅頑抗的,要麼逃到江東,要麼撤到江南地。跟隨羋仝的封君,則喪身在楚王宮。

眼下的淮北之地,正處在權力的真空,蒙恬可以放手施為,根本引不起什麼反對。

戰時的的政策,很多時候,往往這麼雷厲風行,不容反對。

楚地自實其田的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有大軍坐鎮,總體上還算順利。到了十二月的時候,蒙恬見局勢平穩,率軍南下,到了歷陽。

歷陽位於長江北岸,正面對著江東。

這段江面,後世稱為揚子江,水面開闊,水流也不是那麼湍急,非常適合秦軍在這裡紮下水營,熟悉長江的環境。

“奔波這麼多年,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浩蕩的江水。”

站在歷陽城頭,望著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奔流不息,荊蘇不禁發出了由衷得到感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荊蘇長在關中,渭河、涇河這個時候水流充足,不過跟長江比起來,就是一條小溪流罷了。

出了關中,函谷關外的大河,水勢湍急,波浪滔滔。荊蘇一直以為,北方的大河,就是最寬闊的河流,沒想到,真正見了長江下游的下面,重新重新整理了他心中的認知。

“天下之大,山川形勝,一山只比一山高,一水只比一水闊。”

蒙恬的目光,越過長江,看向對面的土地。

對面的江東,由吳越兩國開發,比不得中原,項燕留在那裡,不管怎麼抵抗,想要敵過蒙恬的大軍,勝算相當的小。

怪不得項羽到了烏江,不願意過江東。

烏江就在歷陽東北邊不遠處,靠著長江,乃是長江沿岸的一個渡口。

“見得多了,心境自然不一樣,眼界也就不一樣了。”

荊蘇點頭說道:“見過這條大江,我才明白,書裡寫的有關大河的話,不可盡信。”

中原人書裡的大河,充滿了溢美之詞,不瞭解的人,還以為大河真的是人世間第一河流。

“齊魯之地的人,還以為泰山為天下第一高峰呢,才編出封禪的傳說來。”

蒙恬嗤笑道:“像我們這樣,實地見過這些山川河流,才瞭解實際是怎麼一回事,願意改變心中的固有觀念。山東之人,特別是齊魯之地,自認為文化鼎盛,可不會輕易的放下心中的傲慢······”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