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捷報傳咸陽(第1/2頁)
章節報錯
“報!大捷,南方大捷,我軍已攻破壽郢!”
函谷關通往咸陽的官道上,一匹黑色的駿馬,疾馳在官道的正中央。馬上的騎士,揹著一面紅色的三角小旗,身形疲憊,臉上卻興奮得通紅。
官道的正中央,平常預留給官府人員,秦人守法,沒有人在中央行走。
信使蒙天放策馬疾行,不用避讓行人,只管往咸陽奔去。
俗話說,任何人都喜歡帶來喜訊的人。得到回咸陽報捷的機會,蒙天放當晚就拜謝了禹神。
他跟在蒙恬身邊的時間不長,做事用心,任勞任怨,平常話不多,總是默默無聞。蒙天放沒有想到,蒙恬能在人群中發現他,給了他這份機遇。
國法規定,前方傳遞軍情的信使,手持令旗,可以不用通傳,直接進入宮城。
“大捷,南方大捷······”
蒙天放一路高喊著,飛快的駛入咸陽東城門,往咸陽宮的方向奔去。
“南方大捷?蒙恬將軍攻破了壽郢?”
秦人聽了信使的訊息,愣神過後,轉而大喜,奔走呼號:“秦軍攻滅楚國啦!”
秦軍攻破楚國國都,尚沒有攻佔楚國的江南地和江東地區,楚國的殘餘勢力,仍在抵抗。秦人可不管那麼多,在他們看來,攻破了國都,國家也就滅亡了。
北方的三晉,更北邊的燕國,國都陷落後,國家哪裡還有什麼抵抗的力量。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國都,往往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是一個國家的工業中心。冶煉兵器的作坊,優秀的匠人,集中在國都。國都陷落,國家就失去了精華的力量。
楚國的情況則不一樣,楚人生漫,骨子裡卻很堅韌。秦國攻破郢都,楚人遷到陳郢。
陳郢陷落,又建立壽郢。
若是楚人繼續擋住秦國的兵鋒,楚國很可能還會建立一個新的郢都。
“楚國尚未完全滅亡,但攻破郢都,也算是大功一件吶!”
廷尉府,正在回覆公文的李斯,聽到城裡的動靜,放下手中的毛筆,來到院子裡,仔仔細細的聽了一回,微微皺起了眉頭。
攻破壽郢和滅亡楚國,完全不是一回事。李斯知曉其中的差別,只是卻難以高興起來。
“來人,備車,準備進宮。”
今天不是朝會的日子,前線傳來大捷的訊息,作為臣子,理當前往宮中道賀。
出門的時候,李斯望著蒙府的方向,面上陰晴不定,心裡尋思著。
蒙武舊傷復發,眼看著就要歸入黃土,而蒙家後繼有人,繼續煥發蒙氏將門的榮光。
內心深處,李斯不喜蒙氏。他還記得,當年秦王下令逐客,蒙恬親自追趕魏繚,不過順帶著為他傳遞奏書。
魏繚擔任國尉,接管李斯負責收買六國人士的工作,現在的李斯,擔任廷尉,可以為秦王出謀劃策,但卻不能插足軍中的具體事務。
一向自負王佐之才的李斯,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尊心總是有一絲絲的刺痛。
“本來想培養隴西李氏,只是沒有想到,李信這麼不堪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