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說客(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國的江東之地,也就是長江下游東邊的土地,春秋時期,屬於吳國故地。
吳國的統治,以姑蘇為中心。沿著長江,修建丹徒、丹陽,防備楚國。
越國攻滅吳國,自身損耗極大,沒有足夠的力量吃下吳國的全部土地。
楚國趁勢佔據吳國的淮泗之地,順便渡過長江,佔領沿江的丹陽、烏江等地。
等到勾踐的曾曾孫無疆即位,越國消化吳國的力量,國力恢復,頗想有一番作為。
只是無疆志大才疏,同時運氣不好,碰上楚國曆史上排在前幾位的雄主楚威王。
楚越三年大戰,楚威王率軍大敗越人,攻殺越王無疆,盡取故吳地至浙江。
偌大的越國,從此分崩離析,勾踐的子孫,有的投降楚人,有的則南下躲避楚人的兵鋒。
更有甚者,逃到海上的小島,做了一方島主。
楚威王滅亡越國,百年的時間過去,有的越人君長回憶起過去的崢嶸歲月,對照當下捕魚為生的部落酋長生活,不勝唏噓。
炎熱的太陽,高高的掛在當空。
太陽底下,散居的越人,正頂著日頭,播撒稻穀。
南方的氣候炎熱,適合稻穀生長。早在良渚人興起的時候,南方的水稻種植就已經十分發達。
稻田的田埂,面對著四通八達的河流。
河流上方,越人漢子操弄著漁船,熟練的撒下手裡的漁網。
“真沒有想到,曾經蠻荒的烏傷之地,經過百年的開發,跟中原的良田沃野相比,也不遑多讓。”
水田面向陸地的一邊,十里開外,一位二十五歲左右的年輕男子,陪著一位五十歲的老者,邊走邊談。
年輕男子穿著越地的服飾,面容俊朗,不時有越人女子偷偷的瞧過去。只是他的身上沒有紋身,說出的越語,有些生硬。
他就是主動請求,到越地聯絡越人君長的甘羅。
“蠻荒之地,哪裡能跟中原相比。”
甘羅陪著的老者,苦笑著搖了搖頭。這老者乃是烏傷之地的越人君長,名叫吳鄞,年輕的時候,到過魯國求禮,自然見過中原的繁華景況。
這個時候的越地,跟中原比起來,就像上海人到了非洲部落一樣。
“南方的氣候,雨水到來的時候,河流暴漲。大風吹來,房屋不堪摧折。”
吳鄞抬起手裡的柺杖,指著漁船遍佈的河流,建在緩坡上的竹屋,眉眼間透著一股苦澀:“若是遭了災,糧食不足,我等就只能與其他部落開展,爭搶活下去的物資。”
“君長說得這些,晚輩已經瞭解了。”甘羅點頭說道:“晚輩前來烏傷,正是想要給君長指一條明路,可以迴歸故土的路。”
甘羅到越地後,走訪各地的越國君長,發現只有烏傷的越人,發展得還算不錯。
整個部落,壯年男子有三萬人,組織得當,面對空虛的江東,不吝於一支強有力的大軍。
不過,想要說服吳鄞北上伐楚,並不容易。
“甘君所說,讓老夫率領族人北上,奪取江東之地。老夫心裡雖有這個想法,但這麼多族人,貿然北上,萬一失敗,可是連退路都沒有了。”
吳鄞皺著眉頭,思索著,然後搖了搖頭。
內心深處,吳鄞何嘗不想恢復越過故土。楚國國土廣大,士卒眾多,持戟百萬,面對分散的越國後裔,無異於令人絕望的龐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