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戰鬥(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到蒙恬的命令,一名親兵扛著一面土黃色的旗幟,上面畫著一輛牛車。親兵靠近城牆,雙手舉旗,前前後後,不斷的搖晃。
戰場上,兩軍交鋒,喊殺聲很容易遮掩傳令的鼓聲。古代的領兵將領,不斷的總結作戰的經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指揮系統。
中原各國,構成指揮訊號的,除了常見的金鼓,還有繪著各色圖案的旗幟。
車陣出擊,就打出繪有馬車的旗幟;騎兵出擊,會打出繪有飛鷹的青騎。
這些戰場旗語,據說傳自姜太公。西周分封建國後,各諸侯國紛紛採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逐漸形成自己的旗語傳統,但有經驗的將領,仍然能從對方的旗語,猜出對方將領的用兵。
比如,帶鳥兒的圖案,一般跟快速的機動兵馬有關。
可這個畫著牛車的圖案,是怎麼回事?
項伯瞪大眼睛,望著陳郢城樓上不斷晃動的牛車圖案,緊皺眉頭,困惑不已。
蒙恬不會動用什麼蠻牛車陣吧?
環首四處張望,項伯沒有發現任何牛的影子,連牛犢都沒有看見。
書上記載,不是沒有人嘗試過訓練蠻牛作戰,只不過結果實在差強人意。牛的奔跑速度不快,性格不夠溫順,很容易受到兵戈之聲的影響而發狂。
沒有殺敵之前,己方的牛陣,就會沖垮己方的軍陣。
事實上,項伯在家裡的藏書中看到過,古往今來,只有齊國的田單,成功的藉助牛的力量,大敗圍城的燕軍。
如何訓練火牛?如何保證牛尾著火後,火牛徑直奔向燕軍營地,而不會四處亂跑?
火牛陣的秘密,隨著田單之死,被帶到了墳墓裡。
訓牛難用,正因為如此,秦軍打出畫著牛車的戰旗,才讓項伯困惑不已。
項伯不明白牛車戰旗是怎麼回事,前線的張駝、蒙虎卻是心裡門清。
得到親兵的提醒,張駝、蒙虎回頭瞧見晃動的牛車戰旗,趕緊傳令,讓軍陣貼得更加密實。
軍陣後列計程車兵,紛紛撤向兩側,讓出一條通道來。
“快推車上前!”
大夫森指揮著投石營計程車兵,轉動車輪,二十架投石車,沿著軍陣士兵讓出的通道,快速向前。
到得離楚軍軍陣五十步的距離,投石營計程車兵們,掏出石塊,墊在車輪下,穩住投石車。
“快紮下定車棍!”
隨著大夫森的命令,士兵們扒開投石器上的木製開關,三根拳頭大小的硬木棍落到地上。士兵們取出錘子,狠狠的敲打,扎進泥土裡。
“上扭力!”
“取石!”
“放!”
······
目送著上百顆酒罈大小的圓石沒入楚軍陣地,蒙恬心中的石頭,才算完全落地。
“扭力投石器初上戰場,總算沒有出什麼差錯······”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