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給辛老將軍看座。”

蒙恬收好虎符,當仁不讓,坐到了帳中的主將之位上。

現在可不是謙讓的時候,蒙恬必須拿出自己的氣勢來。

“我與李將軍兩路分進伐楚,辛老將軍鎮守魏地,我軍的糧路,就交在老將軍的手中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十萬大軍的物資消耗,每日消耗甚巨。嬴政有令,著辛勝負責籌備伐楚大軍的糧草。

後勤有多重要,真正打過仗的人,心裡可謂再清楚不過。

“蒙將軍放心,我率軍打到哪裡,我軍的糧船,就開到哪裡。”

辛勝撫摸著花白的鬍鬚,淡淡的回應著。

蒙恬對辛勝很尊重,但在辛勝這樣的宿將看來,卻沒有別樣的感動。

魏國南面有鴻溝,運河水利系統完善,秦軍糧船透過大河的匝道,可以順利南下秦軍大營。辛勝的工作,簡單了不少。

辛勝眼角的餘光,瞟著軍帳中的楚國地圖,心中輕笑:讓老夫拭目以待,兩個小子能打到哪裡去?

“如此,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蒙恬點了點頭。

辛勝為將多年,知道輕重,不會故意給蒙恬使絆子。

交接完兵馬,與辛勝就糧草物資的供應問題,達成一致之後,蒙恬安排辛勝迴轉陳留,坐鎮後方。

陳留位於大梁南面,扼居要道,魏地有什麼風吹草動,辛勝做出更加有效的應對。

再說了,有辛勝呆在這裡,雍丘大營的領兵校尉們,時時還得看辛勝的臉色。

戰時的軍隊,只能有一個聲音,力氣才能往一處使。

“將軍,軍中校尉的資料,都在這裡了。”

這幾日,蒙恬親自巡視軍營,熟悉軍中的情況。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乃是敗兵的先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軍兵制,五千人為一曲,設一軍侯;一般兩曲為一部,設一校尉。特殊請款下,亦有若干曲組成一部,統於一個校尉之下。

雍丘的十萬大軍,蒙恬的本部兵馬有三萬人,由李必、駱甲統領,以騎兵為主。

剩餘的七萬人,加上護衛統兵校尉的短兵,則由七個校尉率領。

荊蘇留守魏地的時候,得到蒙恬的指示,暗中調查了這七個校尉的情況。

“辛勝可沒有把最能打的人交到我的手中啊!”

蒙恬攤開手裡的竹簡,竹簡上寫不了多少字,古文用字極少,蒙恬看得很快,一目十行,快速的略過,皺起了眉頭。

“大王的諭令,只說從魏地徵調十萬人馬南下伐楚,沒有具體指明哪些兵馬,才讓辛勝有了自主安排的餘地。”

荊蘇憤憤的說道:“我得到訊息後,數次請求拜見,提出抗議,辛勝才給了兩支久經沙場的部隊。”

“十萬人,有四萬人的精銳,也算不錯了。”

蒙恬收好竹簡,細細思量一番。

開向前線的軍隊,不可能個個精銳,關鍵在於如何用好手下的選鋒,也就是最精銳的部隊。

剩下的人,只要能看見勝利的曙光,就有奮勇作戰的勇氣。

“這個張駝、黃寄,從軍的時候,身為布衣黔首,能一步步憑藉軍功,擔任一軍之校尉,可謂硬生生殺出了一條血路。”

蒙恬腦海裡,浮現出竹簡上的資訊,清晰的記住了這兩個平凡而又帶著血色的名字。

“這幾日巡營,我見過他們,果然滿身煞氣,面上頗有不服之色。能否收服他們,就看明日的正式軍議了······”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