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兒,幾個秦軍士兵才把魏假拉下車來,給他戴上刑徒的木製枷鎖。

陪侍魏假的五六個魏國臣子,哭哭啼啼,滿臉苦澀,一步一個踉蹌。

平常養尊處優的上卿大夫們,何嘗受過這樣的待遇。

那木頭製成的枷鎖,彷彿千鈞重擔一般,壓得他們的腰,深深的彎了下去。

魏假穿著一身投降時的白色縞素,下身沾了一些泥土,顯得有些凌亂。他的腳丫是光著的,一步一步踩在冰涼的地面上,有些磕腳,疼得他直皺眉頭。

魏假就著光著腳板,踉踉蹌蹌,歪歪斜斜,一路前行。

短短五里的路程,在魏假眼裡,堪比魏國征伐中山國的艱難歷程。

灞橋兩岸的咸陽人群,有的揮著雙臂,有的高聲吶喊,有的快意大笑。嘈雜的聲浪,震耳欲聾,嚇得魏假臉色蒼白得沒有一絲血色。

魏假想起來了,當年晉國征伐周邊小國的時候,凱旋歸來的時候,絳城就是這樣的場景。

魏國王室的史書記載著,絳城的黔首狂歡之後,會將俘虜的人頭祭祀太廟。

“我選擇投降,就是不想死啊······”

魏假哭喪著臉,腦袋裡直冒星星,差點就暈死過去了。

他身後的陪臣們,簇擁著魏假,低垂著腦袋,心驚膽跳的挺過了人群的圍觀。

“秦國人還真是以直報怨,現在都還記著魏國帶給秦國的恥辱。”

蒙恬安撫著胯下的坐騎,緩緩前行,道路兩旁的黍麥,慢悠悠的向後退去,似乎在聲浪中顫抖。

習慣了戰場兵戈之聲的戰馬,搖晃著腦袋,也被渭河兩岸的景象給嚇到了。

蒙恬記得,此番景象,只有趙遷入秦的時候可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與敵人惺惺相惜,秦人沒有這樣的覺悟。不過,越是頑強的敵人,越能得到秦人的尊重。

曾經的中原霸主魏國,趙武靈王改革之後的趙國,一度與秦國勢均力敵,棋逢對手。

從咸陽人的反應來看,只有趙國、魏國獲得了這樣的熱烈歡迎。

韓王安入秦的時候,不少咸陽人聽聞後,只是淡淡的“哦”了一聲,就該幹嘛就幹嘛去了。

渭河南岸,灞橋的橋頭,左丞相昌平君熊啟、御史大夫王綰、廷尉李斯領著一干大臣,目視著緩緩而來的王賁等人,板著面孔,面無表情。

熊啟的目光,落在失魂落魄的魏假身上,眼裡閃過一絲痛苦,一絲不忍,喉嚨裡暗中發出了一聲嘆息。

南邊的楚國,熊啟時常夢迴,他可不想楚王遭受這樣的命運。

熊啟的微表情,沒能逃過李斯的銳眼。

李斯生在楚國,入秦之後,卻極力主張秦國吞滅天下,對楚國沒有絲毫顧慮。熊啟自幼在秦國長大,得到華陽太后的庇護,心中對楚國卻是念念不忘。

生於斯,長於斯,心不一定歸於斯。李斯與熊啟,生動的詮釋了這樣的道理。

待近到灞橋,蒙恬勒住坐騎,趨步向前,緊跟在王賁的身後。

熊啟、李斯、王綰等大臣,位列秦國朝堂,位高權重,代表秦王嬴政前來,將軍們可沒有倨傲的底氣。

蒙恬暗中打量又長又寬的灞橋,沒有嬴政車駕的影子,心中不由得疑惑起來:

秦軍攻滅魏國,押送魏假勝利還朝,怎麼沒見嬴政親自前來?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