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伐楚之議(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虹貫日!”
“鷹擊長空!”
李信趕到蒙府的時候,蒙恬正與從雲陽國獄趕回來的蒙毅練劍,兩人你攻我守,鬥得激烈非凡。
李信早年教授過蒙恬劍術,自身造詣非凡,看得出來,蒙恬有意相讓。
蒙恬進入軍中,每日勤練武藝,不成有一刻放鬆。多次浴血奮戰,蒙恬的劍術,褪去了浮華,變得更加質樸實用。
反觀蒙毅,從學室畢業後,到宮中擔任郎中,後又進入廷尉府,如今掌管廷尉獄,對武藝的提高沒有迫切的需求。
學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蒙毅的劍術,落在蒙恬的眼裡,幾個回合下來,就能出現一個破綻,缺少了鮮血的歷練。
“當”一聲,蒙恬施展巧勁,用力一撥,盪開蒙毅手中的長劍。
等蒙毅回過神來,蒙恬手中的長劍,停在了他的眉心前一寸之地。
“大兄,我輸了。”
蒙毅無奈的搖了搖頭,從小到大,論比劍,他從來沒有贏過。只有比試對秦律的掌握,他才能更勝一籌。
“你能在我手上走二十回合,想來平常沒有少練習。我輩將門世家,即便轉行做文臣,武藝也不可偏廢。”
蒙恬放好長劍,陪著蒙毅的肩膀,話裡充滿了鼓勵。
戰國之世,天下並不安穩,文臣常會遇到領兵作戰的情況,還是懂些兵事為好。
“蒙恬說得不錯,將門以武藝傳家,這才是我輩軍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李信一邊拍手稱讚,一邊大踏步的走進了演武場,感慨道:“沒想到當年學劍的小子,如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現在都不一定能勝過你。”
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李信曾做過蒙恬的劍術老師,雖說不能做到終身為父那樣誇張,但蒙恬對李信確實很尊敬。
“李帥今日特地前來,所為何事?”
李信領了伐楚大戰的主帥之位,蒙恬稱他一聲主帥,並不為過。
“楚事。”
李信拿眼瞧了蒙毅一眼,簡單的回答道。
“蒙毅,雲陽國獄事務眾多,你身為獄丞,不能長期不在職,先回去吧。”
李信、蒙恬身為伐楚大軍的主將、副將,商量軍事計劃的時候,以蒙毅的身份,不適合在場旁聽。
“大兄,我先回雲陽國獄。”蒙毅瞬間明白過來,“伐楚戰事,事關重大,還望大兄謹慎再謹慎。”
蒙毅盯著李信看了幾眼,眼裡閃過濃郁的懷疑之色,不過最終還是離去了。
嬴政下達了諭令,官府的動員已經開始,王命不可違。
“這小子!”
李信暗地裡冷哼一聲,怎麼似乎連蒙毅也對他沒有十足的信心?
蒙恬接過親兵遞過來的手帕,擦拭一番,引著李信到了書房。
書房佈置得很簡陋,沒有多餘的傢俱,只有一張大大的桌子,桌子上擺放著一副羊皮大小的地圖。
李信放眼望去,正是楚國的地圖。
“看來蒙恬也在研究如何攻打楚國。”
看見這副地圖,李信心裡的陰霾,多少消散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