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秦軍修渠(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鄭國入秦之後,勸說秦國修建鄭國渠。如果鄭國鐵了心的做間諜,完全可以將鄭國渠設計為欺騙性的工程。
等秦國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只能得到一副沒有成功希望的爛尾樓,豈不是更能完成韓王交代的疲秦任務。
“鄭國先生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澤被關中,利於黔首,即便百年之後,關中大地,仍然會傳揚鄭國先生的恩德。”
蒙恬下得馬來,韁繩扔到蒙虎手裡,與鄭國並肩而行。
“鄭國先生的心裡面,也不要有太多的顧慮。俗話說,長痛不如短懂,要想結束這紛亂的戰國,必須以迅雷之勢掃蕩六合。我輩之人多犧牲一些,後來人就可以享受和平了。”
天下戰亂這麼多年,七國之間,戰爭不休。只要天下一日沒能統一,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得繼續征戰下去。
到了二十一世紀,國際法上廢棄戰爭行為後,國際間爭端仍然不斷。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形成了一些交往的法則,不過,指望七大戰國從此和平共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蒙恬真心盼望,秦國掃滅六合後,從此贏得一個比較漫長的統一時期。
“將軍說的道理,我心裡豈能不懂。”
鄭國苦笑著說:“雖說長痛不如短痛,可眼睜睜的看著洪水之下,大梁城從此成為一片澡澤泥灘之地,終究有些於心不忍。”
“有些事,即便於心不忍,仍然得去做。”
蒙恬突然頓住腳步,望著正在開挖溝渠的秦軍士兵。那黑色的鎧甲下,同樣流動著鮮紅的血液。
“水攻大梁,無論對於大梁城內的黔首,還是對於秦軍士兵而言,其實死的人會少很多。”
蒙恬指著高大的大量城牆,引導鄭國的目光,落在了大梁城頭。
“秦軍攻打大梁,以大梁如今的防務,至少殺士三分之一,才有可能攻克大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到這裡,蒙恬回過頭來,指著近處的秦軍士兵,鄭重的看著鄭國。
“若秦軍付出巨大的傷亡後,才攻克大梁,鄭國先生,你說倖存的秦軍士兵,會存著怎樣的心理?”
“坑···殺···”
鄭國心裡一驚,口裡斷斷續續的吐出這兩個字。
“不錯,巨大的傷亡,會扭曲一支軍隊的心理。”
蒙恬帶兵之後,除非萬不得已,一直避免以巨大傷亡去攻打堅城,為的就是避免士兵情緒的失控。
“長平之戰後,武安君坑殺趙軍降卒二十餘萬,一方面是為了消滅趙軍的有生力量,而另一方面——”
蒙恬有意的頓了一下,然後緩緩開口說道:“長平一戰,秦軍同樣傷亡慘重,倖存的秦軍士兵,需要發洩心裡面的怨氣,而幾十萬士卒的怨氣,就連武安君也不能彈壓下去。”
冷兵器時代,主將攻打堅城不順的時候,往往會承諾士兵,攻克城池之後,允許屠城。
項羽、劉季率領的所謂義軍,都有屠城的經歷。蒙恬不敢保證,付出巨大傷亡的秦軍,不會自發做出同樣的行為。
鄭國怔怔的呆在原地,他沒有想到,士兵們發洩起來,會有這樣的可怕。
蒙恬走上前,伸手拍著鄭國有些瘦弱的肩膀,安慰這位有些失魂落魄的水利工程師。
“大梁城沒有了,未嘗沒有重建的可能。可是,人若是沒有了,可就不能以一具白骨重塑肉身。”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