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最後的日子(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秋色將盡,大地一片荒涼之色,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的土地上,只剩下蕭瑟的草木凋零。
寒冷的北風吹來,讓人忍不住有些打寒顫。
即便這個時候,中原大地的氣候普遍比較溫暖,大河北邊的冬天,仍然較南方寒冷許多。
秦軍圍城,已經過去了十天。
說是圍城,其實秦軍只是堵住了南北方向的城門。秦軍騎兵,時常巡邏遊弋,遇見想要進入邯鄲的趙人,或是從邯鄲逃離的趙人,一律射殺,將剩下的人趕回邯鄲城去。
只是秦軍的人少,仍有漏網之魚,見勢不妙,逃離了邯鄲這首看似不會沉默的大船。
“必須在初雪之前,打下邯鄲才行。否則,大雪灑滿大地的時候,再想用兵,就困難了。”
蒙恬騎馬駐在一處高地之上,在北風吹拂下,緊了緊身子。
邯鄲的存糧,大部分調往了前線大軍。剩下的糧食,添了曲梁城的幾萬張嘴,應該消耗得差不多了。
以城內的居民,消耗城內的糧食,林彪在打長春城的時候,運用得爐火純青。歷史上,蒙古人攻伐他國的時候,也常常使用這一手段。
只是可惜要死去一批無辜的趙人,該死的戰爭。
蒙恬望著蕭索的邯鄲城,皺著眉頭,目光變得堅毅起來。
是時候摘取勝利的果實了!
“給荊蘇傳訊息,讓他安排我與郭開會面。”
“將軍真要與郭開會面?”
乍一聽聞蒙恬的話,蒙虎吃了一驚,差點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郭開要求將軍在邯鄲城與他會面,這也實在太過無理了。若是郭開心存歹意,將軍可就真的會身臨險境······”
蒙虎勒住馬,跟在蒙恬身後,開口勸說蒙恬打消這個瘋狂的主意。
戰場之地,與敵軍會談,春秋時期,本來多有美談流傳。商鞅率軍攻打公子卬,以和談之名,暗中俘虜公子卬之後,各國領兵將領,聞聽和談之名,如臨大敵。
春秋時期,秦人非常將誠信,經常為晉國人欺騙。商鞅變法之後,不少晉國人進入秦國為官,對付六國的時候,秦人開始運用權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晉國人曾經經常扣押別國的使者,可秦昭襄王在位的時候,玩了一把大的,竟然扣押了楚國國君楚懷王。
秦人自己有這樣的行為,當然不會相信趙國人,會變成春秋時期的秦國人。明明被騙了,還會認真遵行之前的諾言。
“郭開有意投靠秦國,如果我不出現的話,就不能打消他心中的疑慮。如今,秦國國勢強盛,趙國危在旦夕,即使沒有我蒙恬,王老將軍也會兵臨邯鄲城下。郭開拿住我,不會改變趙國國運傾頹的結局。”
蒙恬擺了擺手,示意蒙虎不要再繼續勸說了,他的決心已定。
荊蘇傳來的訊息,說得很明白,郭開指明要求和秦軍主將會談。
能做到趙國丞相的郭開,得於趙遷的寵愛,可到了這個地步的人,絕不是一無是處。
對秦趙兩國的局勢,郭開應該看得無比清楚。
至於郭開是否存有對蒙恬不利的想法,蒙恬也不能肯定,只是比起眼前的邯鄲城來,蒙恬更願意賭一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邯鄲南門外的秦軍軍營,則又是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