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拂曉時分,蒙恬率領士兵們,再度悄悄地上路了。

連續幾天,隊伍再沒有遇到有人定居的村落。士兵們有些失望,蒙恬則感到十分慶幸。

戰國亂世,有不少人討到山裡隱居。可大山深處,居住十分不便,真正能長期在山裡隱居的,畢竟是少數。要不然,中國大地上,到處都是桃花源了。

沒有再遇到隱居的山民,蒙恬就不用再做出艱難的決定了。

等到第七天的時候,路漸漸變得寬廣起來,樹木也顯得有些稀疏。

“快出太行山了!”

蒙恬沒有率隊繼續前進,而是選擇偏僻的小徑,迂迴往石邑的方向,摸索而去。

石邑位於太行山東部的山腳之處,井陘道趙國一面的通道,正是從石邑開始。

太原郡失陷之後,趙國加固井陘關,死死的擋住了秦軍東進的方向。位於井陘關後方的石邑,週轉井陘關守軍的糧草物資,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蒙恬選擇了在遠離石邑的井陘山,紮下簡陋的營地,妥善的隱藏起來。

幾個機靈計程車兵們,作為斥候,穿著趙國百姓的衣服,挑著一些蔬菜瓜果,大搖大擺的到了石邑的近郊。

“老闆,都打聽清楚了。每隔十天,石邑便會派人向井陘關運送軍糧。”

晚上,前去刺探訊息計程車兵們,順利的回到了營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距離下一次運送軍糧,還有多久?”

蒙恬沒有打石邑的主意,而是想要混入井陘關。

“三天之後,便是下一批運糧隊啟程的日子。”

“好,很好!”蒙恬從懷裡掏出新添了不少資訊的地圖,指著石邑通往井陘關的道路:“三天之後,伏擊趙軍的運糧隊!記住,一個也不許放過!”

“諾!”

三天的時間,不算短,也不算長,忍忍也就過去了。好在井陘山周圍,不缺獵物。派幾個士兵,充作獵戶,堪堪可以解決食物的問題。

只是,潛伏三天,不出聲響,什麼都得就地解決,還不能生活,確實也是一種折磨。

蒙恬作為主將,不叫苦不叫累,以身作則,士兵們的忍耐力,似乎變得更加有韌性了。

石邑的趙國縣令,身著寬衣長袍,清點著這一批次的軍糧。

“軍糧每次按著量運去,送多了過去,那些粗鄙的武夫不知道省著點吃。想想看,老夫徵集點糧食,也是相當不容易啊!”

趙國的農業基礎薄弱,產糧不多。失去了太原盆地之後,適合產糧的地區,就就集中在了南方的邯鄲一帶。

王翦率軍北渡黃河,向邯鄲挺進,戰事連綿,邯鄲附近的趙國軍民,哪裡還能靜下心來,安心種糧。

趙國北面的代郡之地,戎狄風俗濃厚,人們喜歡跑馬牧羊,不喜歡侍弄田地。戰事一持久,趙國漸漸地就拖不下去了。

“這個月的徭役,就讓這些縣卒們運送軍糧。連十四五歲的少年都徵發了,哎,縣裡真的是十分缺人啦······”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