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晉陽大營(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真是虎父無犬子啊,想當年,少上造舉行抓周,你小子左手抓兵書,右手拿寶劍。那時,我就知道你小子是領兵的料!”
再次見到楊端和的時候,楊端和似乎恢復了年輕時候的爽朗。爽快的拍著蒙恬的肩膀,將蒙恬引入帥帳,不知道的還以為,楊端和多麼照顧後輩。
“不敢勞煩左庶長親自前來迎接,蒙恬領兵前來左庶長麾下效力,還望左庶長不吝指點。”
伸手不打笑臉人,楊端和主動示好,蒙恬可不能表現得小心眼。在上郡發生過的不愉快,蒙恬就當沒有發生過。
秦軍之中,存在所謂的山東派系和本土派系。王翦、楊端和等人,祖祖輩輩身為秦人,世代從軍,對於從山東六國投奔來的將領,內心深處其實存在一層隔膜之感。
蒙驁擔任上將軍的時候,提拔了不少山東將領。蒙武娶了秦女為妻,生了蒙恬、蒙毅。三代人下來,蒙氏總算融入了秦國。等蒙恬開始帶兵的時候,再沒有人視蒙恬為外來之人。
只是背地裡,楊端和對蒙家卻有些不感冒。蒙武跟他差不多大,爵位卻升到了十五級的少上造。楊端和對蒙武不服氣,回到家裡自然會流露出來,耳濡目染之下,楊熊在蒙恬面前,總會不自覺的表露出爭勝之心。
“賢侄不必謙虛,趙軍前來偷襲,你能挫敗趙軍,全軍安然無恙,可不簡單啊!”楊端和不經意間瞄了一眼趙嬰的方向,不得不承認,蒙恬對騎兵的運用,確實勝過趙嬰一籌。
“我軍騎兵戰敗之後,趙軍憑藉騎兵的機動性,多次前來騷擾。現在有賢侄前來,我就再也不用擔心趙軍的騎兵了!”
楊端和此時的心緒,五味雜陳,蒙恬率領援兵前來,他應該高興才是。可一想到將會給蒙恬下達的任務,他又有些心裡沒底。
前往楊端和帥帳的路上,蒙恬越發狐疑起來。楊端和的態度,過於熱情了,想到楊端和用兵的風格,蒙恬不由得暗道有些不妙。
楊端和的帥帳,不能說帥帳,而是晉陽故趙的一處宮殿。據說當年,趙襄子正是在這裡,指揮三年抗智戰爭的。
幾千年來,人們瞻仰名人的心理,大同小異。秦軍開疆擴土之後,秦國的官員、將領大都將駐地設在當地的名勝古蹟之處。
白起攻下楚國郢都,秦國設定了南郡,而南郡的官署,便徵用了一部分楚王宮殿。說起來,晉陽大本營的指揮中心,設在趙國故都的宮殿裡,還是蒙武在任的時候定下來的。
“諸位將領就座!”
坐在當年趙襄子坐過的尊位上,楊端和舉手投足間,似乎更添了一些自信。
楊熊、趙嬰等楊端和手下的親信將領,在楊端和的右首邊落座。蒙恬、李必、駱甲,則坐到了左首邊的位置。
“蒙將軍請看!”
楊端和一揮手,早有親兵上前來,鋪開畫著地圖的帛布,展開之後足有兩張桌子的面積。秦趙兩軍的態勢,呈現在帛布之上,一目瞭然。
“王將軍的南線大軍,被李牧擋在蕩陰、頓丘一線。我的北部大軍被擋在閼與、井陘一帶。兩軍相持日久,誰也奈何不了誰,我擔心邯鄲之戰的戰事重演哪······”
蕩陰、頓丘處在黃河北部,邯鄲以南。王翦率軍攻取了黃河兩岸的大片土地,秦軍利用黃河運送物資,大大的節省了人力物力。即便如此,王翦仍然奈何李牧不得。
同等條件之下,李牧的用兵之才,似乎還要更勝一籌。不幸的是,李牧身後的趙國,卻早已十分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