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榆林的商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匈奴人散去,蒙恬率軍入駐到榆林城中。
稍事休整後,蒙恬率軍沿著榆林城外掃蕩,那些落單搶掠的小股匈奴人,很不幸的倒了大黴。
接近晚上的時候,休屠王得知野豬部落戰敗,有一支秦軍駐紮在榆林,再也不敢分兵劫掠。四處遊蕩的匈奴人,很快重新聚集到一起。
見再也討不到什麼便宜,繼續掃蕩下去,兵力不足的局面,只會充分暴露出來,蒙恬便趕回榆林,堅守待援。
“榆林的縣令呢?到哪裡去了?”
入得榆林的縣府,沒有見到縣令,蒙恬不由得有些奇怪。白天的時候,率軍出來支援的將領,難道不是榆林的縣令?
“將軍,匈奴人劫掠的時候,縣令貿然初戰,結果死在匈奴人手裡了。”
縣中的法吏手裡拿著竹簡,一邊行禮,一邊彙報。
“白天率軍攻打匈奴人的是誰?”蒙恬問道。
“那是城中的滯留城中的商隊首領,名叫烏懷。”法吏一臉後怕之色,回憶道,“縣令死後,縣裡的人六神無主,烏懷率領商隊護衛,組織大家守衛城池,終於等到了將軍的到來。”
秦國位於絲綢之路的西邊道路上,東接中原,西鄰河西走廊,商隊來往頻繁。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奉行重農主義,但秦國的商人階層,仍然十分活躍。
秦律規定,商人經商失敗,陷入貧困,償還不起債務,可以成為官奴,至少能保證基本的生活。官府的奴隸,有秦律的保障,沒有生命之虞。
東方六國的商人,破產之後,豪族動用私人力量追債,往往會導致商人家破人亡。
正因為如此,六國的不少商人,有的人找機會搬到了秦國經商。咸陽的集市上,六國的商人,佔了半壁江山。
烏氏縣的烏家,祖上來自趙國,靠著天生的經商才能,在秦國闖出了偌大的名聲。如果秦國能有胡潤榜的話,烏氏應該能榜上有名。
得知烏懷的臨危之舉,蒙恬心裡起了結識之心,便在縣府設宴款待。
夜色初降,明月高懸。
烏懷褪去戎裝,穿著黑色禮服,準時前來赴宴。
“烏懷參見將軍!”
烏懷三十歲左右,身材魁梧,臉上有些風霜,顯得閱歷豐富。只不過,前來縣府赴宴,他的心裡也有些忐忑。
“烏先生不必多禮,我得感謝你拋去了顧慮,穩住了榆林的戰局!”
蒙恬擺了擺手,招呼烏懷落座,沒有任何責怪的意思。
烏懷身為商人,特定時期,行使了縣令的權力,按秦國法律,可是大大的僭越。不過,事急從權,蒙恬也不是御史,不會追究烏懷的責任。
蒙恬豁達的態度,如沐春風,烏懷才徹底放下了心中的擔心。秦國允許經商,可商人不容易獲得爵位,在高爵位的軍人面前,即使有再多的財富,烏懷也沒有底氣。
“先生此次經商的路線如何?為何會滯留在榆林城?”
這個問題,蒙恬一直很好奇。烏懷的大本營烏氏縣,靠近隴西郡方向,按理來說,上郡應該沒有什麼商機才對。
“這個······”
烏懷的臉色有些侷促,支支吾吾,大為窘迫。
“先生有什麼難言之隱嗎?”
甘羅直視著烏懷的眼睛,臉上露出了懷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