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呀,只有當不公輪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才覺得不公。自己施加給別人的不公,那就是自己成功的光鮮歷史。

邀請而來的宛城本地人,算得上有頭有面,有的人沉默不語,面沉似水,如吃了蒼蠅一般。

三家分晉,他們曾談論起的時候,彷彿追憶似水年華,炫耀祖先的功績。可一旦展現那黑暗殘酷的一面,卻又令人如此難受。

“郡守,這三家分晉的故事怎麼樣?”等賓客逐漸離去,蒙恬邀郡守騰、監御史史祿前往郡尉府的議事堂,邊走邊問。

“只怕觀看了這故事,以後韓人、趙人、魏人怕是抬不起頭來了!”麴騰能文善武,能夠做到秦國的郡守,都不是什麼莽夫。“這樣一來,韓趙魏三國的宗室,可是背上了不義之名。”

“韓趙魏三家分晉,本來就得國不正,不過是強臣噬主而已!”史祿出身墨家,也讀過歷史,不屑的哼道:“儒家的人講究君君臣臣,三家代晉、田氏篡齊,他們也沒說什麼嘛!”

要是卜興在這裡,只怕會氣得說不出話來。他的祖師爺子夏,在魏文侯成為諸侯後,可是接受邀請,成為了文侯的座上賓呢!

“六國成為諸侯的歷史悠久,即使打下了他們的土地,這裡的人也不會輕易認同秦國的統治。”蒙恬算是見識了這個時代各個學派之間的隔閡,沒有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只有一方面展示武力,一方面清除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才能真正穩定新打下的六國土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英雄所見略同啊!”麴騰拍著蒙恬的肩膀,欣慰的點著頭。

朝堂之上,呂不韋主政之後,門客之中,儒道之徒居多,興仁義之兵的論調塵囂而上。

在邊關呆過的麴騰,不認同這種論調,在他看來,仁義的好心,花的時間太長,人家還不一定領情。

只是在邊關可以肆意殺戮胡人,秦廷不會怪罪,可要在中原濫殺,分分鐘就會受到御史的彈劾。

沒想到,年輕的蒙恬卻找到了一條路徑,既殺人立威,又沒有引起當地人的反感。

郡守府處理了幾個冤案之後,秦人在南陽獲得了仁義之兵的稱讚。

“蒙恬,郡守府會組織人手,學習這個三家分晉的故事,我要讓南陽的每一個人都看看,韓趙魏三國,皆是叛主之國!”

“將軍,郡守大人還滿意嗎?”

送走郡守騰、史祿之後,被蒙恬任命為協律校尉的謀,連忙過來探尋。

“郡守大人很滿意,我也很滿意!”蒙恬拍著謀的肩膀,鼓勵道:“你繼續組織人手,選那伶牙俐齒的,到各地的酒樓去傳揚這個故事。我會派人護衛你的戲曲團,到各地去巡演!”

親眼見識過表演現場的景象,蒙恬才真正明白,文藝對人思想的影響,簡直不可估量。說是有洗腦的效果,也不為過。

當人人都熟悉這個故事後,韓趙魏三家的背主名聲,怎麼也跑不掉了。

歷時數月編排而成的三家分晉,甫一亮相,便迅速在南陽傳播。

王家的陰謀,普通黔首尤其想要獵奇。當一幕幕陰謀展開,三家分晉的醜陋陰謀,徹底展現在人們面前。

韓趙魏三國,不管如何給自己貼金,卻怎麼也掩飾不了得國不正的原罪。

當三國實力強大的時候,人們迫於現實,不會追究他們黑暗的源頭。但蒙恬卻沒有這個顧忌,藉助謀這個小說家,蒙恬一點一點的扒開了韓趙魏光鮮的外衣······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