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屈辱 陸乩野死了,她會為他上一炷香。

卯時三刻, 淡金的晨光灑入雍華殿中。

貴妃屏退四下,讓殷樂漪坐在銅鏡前,親自為她梳理一頭青絲。

“今日我兒想梳何樣的發髻?”

殷樂漪望著鏡中滿面慈愛的母親, 莞爾淺笑,“只要是母後為兒臣梳的發髻,兒臣便都喜歡。”

貴妃被女兒的一句話惹得眼生淚意,溫聲叮囑道:“往後在人前不可再叫我母後,需叫我母妃,知道了嗎?”

魏國皇宮裡沒有晉國的皇後, 只有魏國的貴妃, 自然也不再有晉國公主的母後。

殷樂漪心中酸楚, 轉身撲進母親懷裡,緊緊抱住母親, “母親,是兒臣無能才讓您……讓您每日與仇人朝夕相對,還讓您為兒臣擔驚受怕, 兒臣不孝……”

貴妃忍住眼淚,拍著殷樂漪的背像她幼時一樣的哄她,“再苦再難的日子你和母親都已經挨過來了,往後母親會護著你。”

殷樂漪被陸乩野私藏一事,貴妃心中明鏡似的。但殷樂漪回來數日, 她卻一句也不曾問及她從前在陸乩野府上的事,唯恐又教女兒傷心。

“從前的事過去便過去了,只要有母後在,絕不會再讓旁人欺負你分毫。”

殷樂漪從母親懷裡抬起頭,拭幹自己臉頰的淚,“……母親, 往後該兒臣護著你了。”

貴妃摸摸她的小臉,“你還是個孩子,如何能護母親?”

“母親,兒臣已經長大了。”殷樂漪不再哭泣,壓低聲道:“兒臣之所以會藏在陸欺府上,乃是因為兒臣在被押送到魏國都城的那一日,陸欺受魏宣帝之命打算除掉兒臣。兒臣雖無實證,但魏宣帝以暴政聞名,兒臣不信他會真的留兒臣這個正統的晉國皇室活著到魏國。”

貴妃面色也變得凝重,“樂漪,你的猜測也是母親的顧慮。但宣帝對母親尚算有幾分情分,宣帝若不想與我撕破臉皮,一時半刻便不會在我眼皮子底下動你。”

“母親為何這般相信他?”

貴妃回憶往昔,“宣帝年少時曾到晉國都城遊歷,後遇上歹人險些殞命,我外出訪友正好撞見,便救了他一命,對他也算是有一份救命之恩。”

只是貴妃不曾料到自己當初救的是一條狼心狗肺的白眼狼,不僅覆滅了她的國家,還逼死了她的郎君,讓她國破家亡,連她惟一的女兒也不打算放過。

貴妃愧疚:“也是母親遇人不淑,這才釀成今日的禍事。”

都說施恩不求報,但貴妃若早知今日,當年絕不會救宣帝一命。

殷樂漪也是眼下才得知母親與魏宣帝有這樣的一段過往,她拉著母親的手安慰,“母親,你才勸兒臣前塵往事都已過去,您自己又為何要去鑽那牛角尖?兒臣如今既然已回到您身邊,往後無論發生何事,你我母女二人一同面對。”

貴妃總算開顏,欣慰的抱住女兒,“我兒樂漪,果真是長大了。”

殷樂漪乖順的依偎在母親的懷中,心中卻在思量自己如今的處境。

魏宣帝若真想要她的性命,母親也只能護得了她一時。

殷樂漪已經在陸乩野身上嘗過一回將性命和未來交託給旁人的苦頭了,與其等著魏宣帝對她大發慈悲,她更該想辦法將自己的性命握在自己手中,還有她的母後和親族,她都要一一護住。

“娘娘,裴少卿在外求見。”宮婢在殿外通傳。

“樂漪,裴少卿該是來尋你的。”貴妃松開女兒,“母親在朝堂一人也不識得,得知你失蹤,數月來一直都是裴洺一人在宮外為母親奔波苦尋你的下落。”

見她還是無動於衷,貴妃倒也不再逼迫,“也罷,你若真不想見他,我便讓宮婢們打發他回去。”

殷樂漪默了片刻,“母親,我見。”

裴洺在殿外候了許久,傳喚她的宮婢這才姍姍而來。

“裴少卿,娘娘說今日秋高氣爽,便邀您一同去禦花園逛一逛。”

裴洺作揖道:“微臣謹遵娘娘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