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有專門負責念詔令的吏員,念道︰

“討高句麗詔︰

“朕受天命,君臨大唐,期四海昇平,萬邦來朝。

然高句麗者,性多狡黠,數擾我遼東,劫貨財、掠子民,邊地黎庶,苦其暴虐久矣!

朕聞哀鴻之啼,痛吾民之殤,遂欲興師問罪。

夫王者之師,有徵無戰。

今遣大軍東進,非為黷武,實乃弔民伐罪

……”

徵討高句麗的事情已準備兩月有餘,城中百姓大概也知曉一二,並沒有感到太驚訝。

高句麗的罪行罄竹難書,實在是該打,這就是詔令要達到的效果。

不過這與老百姓切身利益不大,並不是太過於關心。

但是另一張推行紙幣的詔令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行鈔幣詔︰

“朕承唐祚,臨御天下,夙夜匪懈,唯思富國裕民之策。

方今商事漸繁,然交易之間,金銀銅幣,因質重而不便攜行轉運,致諸般商務每有滯礙,於國於民,皆為不便。

朕與股肱之臣精研覃思,決意創行新幣。此幣以特製紙張為之,名曰紙幣。

紙幣者,輕巧便攜,易於流轉,可解當下之困,亦為商業發展之利器,故決意推行之。

其發行之權,悉歸朝廷,當慎之又慎,量民需、度國用,使紙幣之行,如源泉之湧而不失其度。

自推行之後,可與城內東西二市大唐銀行予以兌換。

紙幣與現與銅幣並用,務使市肆交易暢達無礙,商貨流通四海之內。

凡我大唐子民,當謹遵此制,勿生疑慮。有司更需悉心宣導,明其利害,使眾民鹹知其便。

……”

後面還寫了紙幣的規制,流通之法,防偽和監管,算是正式昭告天下開啟紙幣的發行。

晚上!

江南和兩個小公主開車去太極殿接李世民下班。

回到別墅,玉珠紅葉已經做好了飯。

“阿爺回來了!”李麗質上前打招呼。

長孫皇後也笑道︰“外面冷不冷?快吃飯吧!我讓玉珠紅葉燒了湯,先喝一碗暖和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