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逃不掉的土豆和紅薯(第1/3頁)
章節報錯
影片再往後看,是收割機的影片。
跨度十米左右的收割臺,把成熟的麥子吞進去,然後乾淨的糧食從一根筒子輸送到另一臺車上。
要說犁地那個拖拉機是大力出奇跡,還算可以理解。
這個收割機就讓李世民更震驚了。
只能用神奇來形容。
“這個是在收莊稼吧?”
李世民問道。
“嗯!”
“一次收割這麼多?而且直接就出來糧食了?不可思議!實在是不可思議!”
李世民一邊驚嘆,一邊嘆息。
可惜不能為大唐所用。
看著這個影片李世民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小郎君,這個莊稼為什麼種植的這麼密?”
這樣的密度還長這麼好,一看產量就很高。
在古代,由於沒有化肥,灌溉技術差,和種子本身的成活率等因素,莊稼長得普遍稀疏、矮小。
所以糧食產量也非常低。
“我們那邊都是這樣的,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比如種子、肥料還有種植技術等等。”江南解釋道。
“小郎君覺得大唐能不能種出這樣的莊稼來?”李世民迫切的看著江南。
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把農業生產作為頭等政事,李世民也不例外。
現在的大唐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
江南搖搖頭︰“大唐應該做不到,很多因素都是沒辦法實現的,不過稍微改良一下的話還是可以的。”
這讓江南不禁想起來穿越者必備的土豆、紅薯和玉米。
其實別看這些東西在現代社會產量很高,但是拿到古代根本不可能達到現在的產量。
不只是種子的問題,還有氣候,土壤質量,種植技術,肥料,灌溉,病蟲害等等原因。
但是像土豆和紅薯這兩種東西,產量超過大唐的本土農作物應該不難。
想到這裡,江南說道︰
“陛下!倒是有兩種農作物在我們那邊普遍產量都很高,以後我拿過來試一下,應該比大唐現在的產量會高一些,具體高多少還要試過以後才知道。”
李世民激動的站起身來,朝江南一抱拳︰
“小郎君,如果能幫助我大唐提高糧食的產量,朕一定給你修廟塑像,讓天下……”
“別別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