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人走茶涼(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24章人走茶涼
觀鶴樓在宮廷的西南角。
平時不大有人來,因為謖百絳也不喜歡觀鶴,就像他不喜歡看書一樣。
他覺得鶴,過於清高了,不近世俗,不近人情,不懂人心。
人心本就沒有什麼敞亮的,因為能言善辯之士多了,如霄廣常此類,因此人言才變得敞亮。
實則人心也有敞亮的,可惜謖百絳不懂。
謖深是懂得的,也因為這份懂得而變得格外掙扎和痛苦、若從未見識過人間美好,便不疑世間險惡,那些從來沒有被人心善待過的人才不是最可憐的,最可憐的是被善待過卻又拋棄,而無所適從的。
謖深想要救下霄廣常,不止是霄廣常於他有恩。霄廣常迂腐,然而他的迂腐正是發自一顆正直的心。
謖深有些明白謖百絳為何會聽信於文臣了。他們飽讀聖賢之書,自命清高不凡,看破塵世卻沉溺於塵世,他們喜歡多思多慮給自己框滿條條規規,每一件事都必須三思後行。
與一意孤行的武將既然不同,武官治國只在於亂世之中,沒有給你思考的餘地,全憑身體的本能,只有為了生存下去,它卻不是發展之道。
謖深在想如何救霄廣常的同時,霄廣常也在自救。只不過這位國舅爺有些識人不清,他私下找到了袁飛。
袁飛是武官之中偏心於文臣的。
只不過眼下的袁飛,並非袁飛。
霄廣常得知自己處境危難,也顧不得避嫌,深夜造訪,提出了不情之請。
他堪堪給袁飛將軍跪下了。
“我一家老小的命,就託付在將軍手裡了。”
袁飛冷眼旁觀的看著他。
霄廣常卻誤以為袁飛因為感同身受,悲傷得口不能言。
於是徑自說了下去,“當時對柳將軍痛下殺手,袁將你也在場。是先王親口下令,此藩王大將意圖造反,軟禁君主,罪不容赦,唯恐其返回北疆後重振旗鼓危難亥朝,立斬決。我等為人朝臣,哪裡有多思多慮的機會?今日十六皇子繼承亥王之位,竟要迎娶北疆墨旗氏族之女,擺明了就是要為柳將軍平反……”
霄廣常藉著間隙擦了擦溼潤的眼角。
“我身為國舅卻未能識人辨目,不懂十六皇子為何有意與老夫過不去。但是家人都是無辜的。是老夫愧對他們。一世想要做清官,想要青史留名,最終卻連累了他們。”
袁飛直言相說,“亥王未必真要國舅爺全家去死。”
霄廣常已然進入自己邏輯怪圈,誰的話也聽不進去了。
“老夫與袁將也算師生一場。當年袁將意圖拜入老夫門下,老夫百思不得其解,日後瞭解了將軍為人處世,便懂將軍乃是心思通達之人,不願被世人一句武夫所囊括。”
袁飛確實世代武夫出身,祖上是開鏢局的。
屬於那種三歲能走路,三歲便開始習武之人。
只不過一家人都不怎麼通人情世故,總是覺得溜鬚拍馬乃是佞臣所為。趨炎附勢更是下等之人。
為臣數載,吃苦耐鬧,未曾升官未曾得識。袁飛已經是眾多子嗣之中最具眼力的,卻也由於剛正過度,眼力揉不得沙子,始終駐守著一方城門。
見文人墨客均愛拜於霄國舅門下,不過就是路過多看了一眼,霄國舅恰好在門口拜別客人,見到了袁飛,邀請他入府,替他親自斟了一碗茶。
便是這一碗茶兩人落下了不解之情。
霄廣常的不情之請是,“請袁將成全!坦言弒殺柳緋君將軍之人乃是將軍,而非老夫屬意。老夫也不過聽命於先王而已……”
袁飛依然面色不改,“國舅啊,你可是知道如今柳將軍家的二小姐是亥王即將迎娶之人,也是不日就要成為亥朝之後的人。先王在世時,東郭王后難產致死,此後先王並未再立新後。謖家人別的不好說,謖家人軸倒是真的。國舅爺此請,是讓在下自斷性命無二了。”
霄廣常立刻補充道,“只要家人無恙,老夫絕不苟活!老夫定當安妥家人之後,隨袁將而去。”
“與我殉道啊?”
“這話……”
“可是國舅爺您還不知道吧。”袁飛的語調愈發陰冷起來,“告訴十六皇子和柳二小姐,正是霄國舅您在陷害忠良,空口鑑梟。對我下令,立斬柳緋君之人,就是您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