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買賣的話,基本不會選擇賣給百姓。

因為秦朝原本實行的是重農抑商政策,一向都傾向於透過行政手段來分配和推廣某些新事物,以維護公平穩定。

雖然現在抑商廢除,對商業活動不再進行嚴格控制,但為了避免一些富商大賈可能會趁機囤積居奇,謀取暴利,所以選擇了免費發放少量種子。

若是以往,為了推廣新作物的種植,朝廷可能還會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如減免種植土豆農戶的部分賦稅,或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等,以提高農民種植新作物的積極性,使新作物逐漸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推廣,從而增加國家的糧食總產量。

但畝產上萬斤的作物,那積極性自不必多說,怕是人人都搶著想要種的。

第三道旨意是命令兩郡挑選出適合留種的土豆後,將剩餘的一部分土豆加工成便於攜帶的乾糧,如土豆乾、土豆餅、土豆粉供應軍隊。

秦國疆域廣闊,人口眾多,需要充足的糧食儲備充實國庫,以應對災荒、戰爭等突發情況,而這些土豆產量又巨大無比,嬴政一開始還想著能將相當一部分土豆充實到國家的糧庫中呢,但面對那一個個芽眼較多的土豆,最終的留種比例居然達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七十!

也就是說,五十畝,近八十萬斤的土豆,將會有五十六萬斤用於開春後的播種。

剩餘的二十四萬斤才是作為糧食的儲備、軍隊的補給、以及宮廷飲食與賞賜大臣。

隨著一車又一車的土豆在寬闊的馳道上轆轆作響,源源不斷地運送至各地,民眾們紛紛駐足圍觀,那圓滾滾、黃澄澄的模樣,迅速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焦點,驚歎聲此起彼伏。

在城鎮的集市中,商販們放下手中原本叫賣的貨物,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土豆的高產傳聞,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生計的憧憬,“聽聞這土豆與那玉米一樣,一畝能產萬斤以上,若真如此,往後這糧食可就不愁嘍!”

田間勞作歸來的農夫們也圍坐在村口的老樹下,粗糙的雙手比劃著土豆的模樣,想象著來年自家土地上也能收穫這般豐碩的果實,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滿是渴望。

在街巷中奔跑嬉戲的孩童們,口中也在唱著新編的歌謠:“土豆圓,土豆黃,大家一起挖土豆,一個兩個三四個,土豆多得沒法數……”

就在土豆大豐收的訊息開始不斷往外擴散的時候。

南海郡。

陽光輕柔地灑在大地上,雖已入冬,卻依舊暖意融融。

天剛微微亮,呂雉便早已起身。

無他,只因今日起,便是收砍甘蔗的最佳時機!

上任後的這兩個多月以來,她沒有一刻閒著。

首先便是依照顧綾雪指點的那樣,整合嶺南之地的地方勢力與反抗叛軍,與當地有影響力的家族、部落建立聯盟,承諾給予他們官職、土地和財富,讓他們幫朝廷開疆擴土。

然後與派人桂林郡、閩中郡、象郡三郡郡守商談共同攻打島嶼的事,並分享了甘蔗的製糖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