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供不應求!咸陽城內百姓議論紛紛,這真是天大的恩德啊!(第2/2頁)
章節報錯
各商鋪老闆也在爆火的生意中,紛紛急吼吼地跑去帝都大學進貨。
稷下聯合學院那邊都忙瘋了,一邊印刷,一邊往外售賣,但需求遠遠超過了供應能力。
實在是週報上記載的內容全都太有乾貨了,對於這些豪富來說,完全物超所值!
各家府邸內,人們圍坐在一起,認真閱讀著報紙上的內容。
有的人在低聲討論,有的人則在大聲朗讀給家中老少聽。
大街小巷中,無論是田間勞作的農民、市井奔波的商人,還是那些六國貴族的後裔,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對報紙內容的熱烈討論。
在一處田間,幾位農民圍坐在一起休息,其中一人手中拿著報紙,感激無比的說道:“右相大人真是有遠見,先是立科舉,後又提議天下志士仁人廣設私學,讓更多孩子可以讀書習字,這真是天大的恩德啊!”
旁邊一位農夫附和道:“誰說不是呢!縣裡雖然建了兩處官學,但我前些日子帶娃兒去的時候卻被告知學子已經滿了,容不下更多人了。若真有達官貴族建私學,我也願意將孩子送過去讀書。”
人群中,有人略顯擔憂,“只是,這官學與私學,傳授內容會不會有所不同?”
拿著報紙的農夫搖了搖手中的報紙,哈哈笑道:“不用擔心,一樣的!”
“這報紙上寫了,右相大人說了,私學的講學內容、師者任命、日常運作等方面,都需得到朝廷批准,並需嚴格符合朝廷之規範與要求。”
“而且……上面寫了,帝都大學還會給那些私學提供同樣的教材呢!”
嘶!
周圍的農民們,尤其是那些錯過官學報名的農民們聽此,更加激動了。
“這可真是太好了!若私學傳授內容與官學一樣,那咱們的孩子就真的有希望了!”
拿著報紙的農夫看向一旁一直沒怎麼說話的老農夫,“趙兄,這報紙上可是寫了私學還可以根據專長,設定多樣化課程,你家那小子不是對算術特別感興趣,若能有專門教算術的私學,不就能發揮長處,學得更精進了嗎?”
老農夫聽到這話,原本還因為有些聽不懂,對私學完全沒興趣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動容之色,開始激動了起來,“正是,正是!我家那小子自小對算術就頗有天賦,若真有此等私學,我第一個就把那小子送去。這樣一來,他將來或許能成為賬房先生,甚至有機會入朝為官,為我們趙家長臉啊!”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氣氛變得更加熱烈。
其中一人有些擔憂道,“我聽人說,有些貴族子弟也在抱怨學堂名額有限,他們可能也會建立私學,就是不知,束脩(學費)是否會同學堂一樣?”
拿報紙的農夫搖頭說道:“這倒也不一定,朝廷對於學費都有規定,不論是官學還是私學,都不能隨意提高束脩。”
這些話,其實都是他在帝都大學的孩子講給他聽的。
現在,他也裝了一回文化人,對周圍這些目不識丁的鄰里炫耀著,繼續說道:“而且,那些大人物們辦學,除了聲名之外,也多是為了培養自己勢力,未必會過於計較束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