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我輩小說家上下,願承擔傳播之責,將此悉數公之於眾!(第2/2頁)
章節報錯
六月。
一日,秦始皇帝詔命蒙恬將軍,督率眾工,於九原至雲陽間修築直道,以通邊陲,便軍旅之行。
十二日,典客顧綾雪上言,建議於帝都創立諸子百家大學,匯聚百家之學,以育英才,廣開智慧之源。
十三日,右相馮去疾上言,建議立科舉之制,以才取人,不拘一格。始皇嘉納之。
十七日,御史大夫馮劫上言,增設御史臺為獨立監察之機構,以糾察百官,整肅朝綱。
十七日,典客顧綾雪又獻與匈奴互市之策,購其牛羊、羊毛,以資國用。
八月。
十九日,始皇恤民力之疲,詔令削減半數長城之役,並命工程防禦學院與工室共造紡紗機,以興紡織之業。
另,李相李斯上書,歲終之際,廣施賑恤,以紓民困,賜寒家以炭薪、裘衣,並及粗糲之食,以充飢腸。及至春回大地,復賜種籽、幼苗,勉民力耕,冀其自給自足,長久之計也。
又,行一統祭祀之禮,諸如祭天、祭地、祭祖等禮俗,由朝廷主導,民間普天同慶,以示對國家與列祖列宗之崇敬。提議節日解宵禁,使民賞街市燈火,造紅紙燈籠,掛之街巷,增節日喜慶。
二十五日,典客顧綾雪上奏於會稽郡增建造船廠,以壯水師,通海路。
二十六日,秦始皇帝憂邊軍之寒,令歲末前趕製百萬羊毛絮衣,以賜守匈奴、百越、東胡之將士。
二十七日,秦始皇帝頒佈五年計劃,以圖國家之長遠發展。
二十八日,匈奴使者至九原郡,請和建交,始皇許之,以示懷柔遠人之意。
二十九日,科舉之制正式施行,天下士子將競相赴試,以求功名。
三十日,秦始皇帝命典客於帝都設動物園,以觀異獸珍禽。
又命繪製世界地圖為卷軸,分賜各大學堂,以廣學子之見聞。
同時,令工程防禦學院研製蜂窩煤、煤爐子及燃煤鍋爐,以資民用。
此外,奉常謝文淵,上奏定製大秦國旗,並設升國旗之儀式,始皇帝嘉之,並定《無衣》為國歌,以昭國威。
九月。
一日,朝廷初透過煤炭專案,因煤炭較之木炭可節省大筆資材,少府鄭瀚上奏提議將這部分節省下來之資材,首用於百姓生計,行補貼之策,使百姓皆得體驗改革之利。又,治粟內史羅賈諫言聘請匈奴黔首輔助我朝工匠,共同挖掘銀礦,始皇皆嘉納之。
四日,秦始皇帝巡幸至永壽縣,令天下雨,龍神亦遵其命,雨降甘霖。
七日,朝廷欲設立專門史官,負責縣史鄉志的編纂與稽核。同時,為保證史書真實性,將允許百姓舉報不實或歪曲事實之記載,經過查證屬實,當及時更正,以維護縣史鄉志之權威。右相、左相、將聯同御史大夫、廷尉、治粟內史、少府,全權負責相關法律條文。
八日,少府鄭瀚上奏立官方錢莊,行低息借貸與存取之便,又鑄新幣,以銀為本,定為中幣,便於流通。一幣重二兩,與金銅之兌換比率既定,以穩幣值。
【秦始皇三十五年地方官員任免】
顧綾雪,典客、武定侯。
六月,九日,特賜議郎之職,並授十六級大良造爵,以彰其能。
十二日,再遷諫議大夫,兼領帝都大學校長之任,教化子弟,責任重大。
十三日,爵進十八級大庶長,榮耀加身。
至八月,十九日,爵至徹侯,封號武定,復遷典客,掌邦國賓客之禮,威儀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