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特別稅制,稅率頗高,鹽之稅約為售價之三成,鐵之稅約為售價之二成。

……

嘖!

這賦稅,確實又多又重啊……

顧綾雪看著這一長條,再次陷入了感慨之中。

其他就算了,這個人頭稅確實有些離譜了,不僅成年人每年要交一百多錢,而七至十四歲的兒童每人也要交個二十幾錢!

還有那個軺車之稅,商賈使用個馬車都得交稅!

而且,在嚴苛的秦法下,稍有違稅之規,就會罰沒家產,甚者身陷囹圄。

真慘啊!

要我說,還是罰一半家產的好!

顧綾雪一邊想著,一邊繼續往下看。

四、市場動態。

為消地域隔閡,促商業流通,朝廷統一度量衡與車軌,使商路暢通無阻,天下貨物匯聚一堂。

為破地域壁壘,使商品與人員得以自由流通,帝又下令拆除各國關卡,實行了統一稅制。

“抑商”之論,據近期朝野內外種種跡象表明,似有重審調整之兆,待議定深入,下份週報或會詳細闡述此事之最新進展、各方觀點及所涉深廣影響,敬請拭目以矣。

……

看到這,顧綾雪抿了抿嘴,有些想笑。

這就是「諸位看官,欲知詳情,且聽下回揭曉嗎?」

果然不愧是小說家,還挺會留懸念!

五、物價變動。

是歲,帝施行平準政策,設官專司,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以遏制富商大賈之操縱,穩物價,安民心。

六、農事指導。

秦廷深知,農為國本,故立法以導之。

《田律》一出,細列農耕之細則,從播種之期、耕耘之法,至水利之興、蟲害之防,皆有所規。官吏循律而行,民眾依律而作,農田得以廣闢,五穀得以豐登。

後,又行「誘三晉之民,利其田宅」之策,此乃深謀遠慮之舉。

三晉之地,百姓眾多,然地狹民稠,生計維艱。

秦以廣袤之地、肥沃之田相誘,許以安居樂業之願,三晉百姓攜家帶口,徙居秦境。既補秦地勞力之不足,又增田野耕耘之人數,農業因之大興,國勢愈加強盛。

綜上,秦始皇三十一年之經濟政策,實為千古未有之變革,於國於民,皆有大益。陛下之英明神武,必將載入史冊,永垂不朽。

顧綾雪眼中再次露出了異色。

這馬屁拍的……人才啊!

“此份週報,可是鍾院長所寫?”顧綾雪看向鍾子隱詢問道。

鍾子隱呵呵一笑,“非也,此乃小說家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撰寫而成。”

顧綾雪嘴角勾起一抹揶揄的笑容,問道:“那這些溢美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