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靖、南星寒、孔鮒、叔孫通等人紛紛點頭,理所當然的覺得就應如此。

“而這些與經線垂直相交的圓線便是緯線,從赤道開始,向南北兩極遞減,直至兩極點。”

“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將地球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

趙明德目光熱切的看著牆上的草圖,詢問道:“敢問這些線條有何用途?”

顧綾雪解釋道:“這些線條能使我等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位置,透過經線與緯線之交點,可得到一個精確的座標,即經緯度。”

“經緯度的概念確實精妙,但請恕在下愚鈍,這經緯度在實際中又將如何應用呢?”叔孫通雖然心中已經有了些想法,但還是本著虛心好學的態度,向顧綾雪請教道。

顧綾雪微微一笑,耐心的解釋道:“每個地點都有一對數值,例如,咸陽的經度為0度,緯度則接近34.3度北,那麼,其他地點的經緯度便將根據它們與咸陽的相對位置來確定。”

“就拿航海來說,船隻只需攜帶精確的航海圖與羅盤,根據太陽或星辰的高度角,結合已知地點的經緯度,便可以計算出當前位置,並規劃出前往目的地之航線。”

“同時,沿途標記下經過的經緯度點,既可作為未來航行之參考,也能在遭遇風暴或迷失方向時,迅速找回正確之航行路徑。”

嘶!

原來如此!

只是……

“顧大人,既然經緯度如此重要,那緯度的起點為何不設在咸陽呢?這樣豈不是更加直觀?”南星寒有些疑惑的開口問道。

“星寒公子所問,正是地理學中一個基礎而關鍵的概念。”顧綾雪看向他,微笑著解釋道:“實際上,緯度之確定,並非是基於地球上某一點,而是基於地球自身之自轉軸。”

“想象一下,地球如同一個巨大的陀螺,在太空中自轉不息,地球之自轉軸,便是那個假想的、連線地球南北兩極的直線。”

“而赤道,作為地球表面與自轉軸垂直的大圓,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緯度的起點,也就是0度緯線。”

“從赤道出發,向北至北極點,緯度逐漸增加到90度北,向南至南極點,則逐漸增加到90度南。這樣劃分,使得地球上每一點都能透過其緯度值,明確其相對於赤道之位置。”

顧綾雪頓了頓,看著在場眾人全都若有所思的表情,用手指沿著赤道輕輕劃過,彷彿在描繪地球的輪廓,“緯度之確定,是基於地球自身的物理特性以及天文觀測之結果,與人為設定的經度起點無關。”

“畢竟,赤道不僅是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線,也是氣候與生態系統變化的分水嶺。”

原來如此!

“受教了!”南星寒聽後,眉頭漸漸舒展,眼中也閃爍著恍然大悟的光芒,“緯度確定竟是如此嚴謹,與地球之自轉軸緊密相連,這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黃庭靖聽著,腦海中忽然蹦出來了「科學」兩個字,於是也忍不住讚歎了一句,“科學,合理!”

……

注:考古發現表明,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就出土過陀螺,如1926年在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的陶製陀螺,以及1973—1978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42件陀螺,其中陶製陀螺4件、木製陀螺38件,這些陀螺的形體與現代陀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