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叔父,諸子百家本分散天下各地,現卻紛紛歸附秦國,這…(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位老者正是平時在家,好出奇計的范增。
四日之前,他在聽聞朝廷不僅建立了諸子百家大學,還在招生之後,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即便年歲已高,也要前往觀摩。
對此事,而廬江郡郡守雖然表示不理解,但因為招生詔令上並無年齡限定,於是本著能多考上一個是一個的樸素想法,也將這位老學者一併給捎上了。
畢竟,輸送且錄取學子眾多的郡縣,能夠酌情減少賦稅呢!
因而,已經高齡六十五歲的范增乘坐著馬車,和一眾年輕的學子們踏上了前往咸陽的路程。
此時,就在學子們想要詢問發生了什麼時候的事情,范增的目光卻捕捉到了一名官吏騎馬急匆匆而來,在驛站的佈告欄前了停下。
范增就見這名官吏手中拿著一卷詔令,熟練地翻身下馬後,就從馬鞍旁的包裹中取出漿糊和刷子,開始在牆壁上張貼詔令。
這一動作很快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
隨著眾人好奇地圍過去,這名官吏已經張貼完佈告,再次匆匆離去,看樣子似乎還有更多的地方需要通告。
范增也隨著人群靠近,很快便看到了詔令的內容。
然後,現場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中,緊接著又爆發出激烈的討論聲。
“天哪,這是西紅柿賞賜八地的詔令!”
“家家戶戶得賜果一枚!?這得有多豐碩啊!!”
“還傳授留種之術,這……!”
廬江郡的學子們聚集在詔令前,起初的震驚也逐漸轉化為一種難以言喻的失落。
詔令中提及的內史、北地、隴西、蜀、巴、漢中、南陽、潁川八郡, 顯然並沒有他們廬江郡。
“怎麼會,竟然沒有我們廬江郡?”一位學子喃喃自語,聲音中帶著一絲不甘和遺憾。
“是啊,我們廬江郡也是人才輩出之地,更曾對抗南越、南越,維護了邊疆安全,也算是忠義為國,功績昭昭吧?!”
范增站在人群中,他的臉上沒有過多的表情,就如同古井之水一樣,不起波瀾,然而,在那雙略顯渾濁的眼眸卻如同深邃的湖泊,波瀾不驚之下藏著複雜的情感。
他出身於楚國的貴族世家,在秦國的鐵蹄下,他家族在秦朝統一過程中不可避免遭受了損失。
且不說秦國實行的嚴格中央集權制度,不僅對他們原六國的貴族與士人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和打壓,就說那嚴苛的法律、重稅、勞役,也讓他對秦國政權一直持有反感。
此次也是因好奇於那諸子百家帝都大學,他才決定前往咸陽一探究竟。
至於為秦國效力的念頭?
不好意思,他還真從未曾想過。
他覺得,與他一樣念頭的人,不會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