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好好好!不愧是典客!這張嘴就是能說善道的很啊!(第2/2頁)
章節報錯
嗯……知曉的也不多是吧?
王翦足足沉默了三秒鐘,雖然確實滿足了好奇心,也放下了心,但總感覺有那麼一點的心累呢?
“二十三年之戰爭,六年之僵持,這等持久力,倒令人刮目相看。”王翦眉頭微微皺起,沉吟道:“大秦雖兵強馬壯,但連續征戰,國力消耗亦非小事。倘若羅馬真如你所言,有如此堅韌之抵抗能力,那麼,即使我等五年後出兵,也需謹慎對待,不可輕敵。”
“王老將軍所言甚是,我大秦雖強,但戰爭之事,不可不慎。”嬴政也面露沉思之色,緩緩看向顧綾雪,問道:“故而,共和國又是何意?”
【啊?這前一句和後一句有什麼聯絡嗎?老祖宗你這話題跳的是不是有點兒突兀了?】
顧綾雪雖然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很認真的解釋道:“陛下,這一詞意為「公共事務」或「人民的事務」。”
“它與君主制有所不同,羅馬共和國的建立是在推翻了王政時期的國王之後,採用的乃是三權分立政策之共和體制,即國家大小事務由元老院、執政官以及部族會議三方面共同協商決定。”
“其中,元老院由貴族組成,負責就國家大事進行討論與決策,如外交政策、財政事務、戰爭與和平問題等。”
“執政官是羅馬共和國的最高行政官員,通常有兩位,任期一年。主要負責指揮軍隊、執行法律、管理日常政務,他們有權召集元老院會議與部族會議,並在必要時行使否決權。”
“部族會議則是普通公民參與的政治機構,他們被稱為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利,反對貴族的專權,並有權提出法律提案,對其他官員的行為提出異議或干預。”
普通公民?
平民嗎?
羅馬平民百姓竟有如此之大的權利?還能參與到國家大事的決策之中???
在場幾人聽此全都驚了,這種聞所未聞過的體制簡直讓他們難以想象!
嬴政目光閃爍,微微頷首道:“原來如此,共和國之制,確實別具特色。”
馮去疾忍不住開口問道:“如此,豈不是容易陷入政治紛爭,導致國家動盪不安?畢竟,讓平民百姓直接參與政治,恐怕難以保證決策的效率與公正。”
總不能,羅馬百姓比他們大秦百姓有學識?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這個……能說嗎?】
顧綾雪抬頭看向嬴政。
嬴政有些無語,你小子都已經說了這麼多了,現在住嘴是不是有些遲了?
“咳。”顧綾雪假裝咳嗽了一聲,說道:“馮相大人所言極是,這的確可能導致紛爭,但羅馬共和國之所以能夠讓平民參與政治,正是基於其獨特的文化傳統與社會結構嘛。”
“他們教育體系重視實踐和修辭學,這使得平民在公共事務討論中能夠表達自己的見解,而不僅僅是貴族之附庸。”
“羅馬文化也鼓勵公民參與,這種傳統促使更多平民對政治與法律有所瞭解,他們透過參與公共生活,會逐漸積累相關知識。與此相對,大秦文化更強調統一的法度和秩序,百姓的政治參與相對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決策的效率,但也限制了百姓對政治過程的瞭解和參與。”
“哦?”嬴政眼中閃過一絲興趣,似笑非笑的問道:“那在顧卿看來,這兩種制度有何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