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說什麼?

將嶺南之地的樓船外租給誰??

叛軍?

當年秦軍分三路進攻嶺南百越之時,可是遭遇了百越的頑強抵抗。

主將屠睢戰死,中路大軍在百越的夜襲中幾乎被全殲,剩餘百越人退入深山老林,對秦軍不斷進行遊擊戰,發動襲擊。

直至兩年前才最終平定了嶺南,設定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才過去兩年啊!

朝廷不信任叛軍,叛軍也不可能信任朝廷。

如此情況下,且不說那些叛軍是否會利用樓船進行反叛,就說這樣的決策,很大可能會被視作對叛軍的妥協與示弱!進而極大影響朝廷的權威!

所以即便那些叛軍確實對當地水域極為熟悉,但他們還是覺得風險太大。

不就是七千多個島嶼麼,我朝百萬秦軍完全可以打的下來,指望那些地方勢力與叛軍,呵……

顧綾雪還在繼續說著,“如此,一來可節省朝廷兵力,不必派遣大量兵力遠征海島。”

“二來可令地方勢力向外擴張,消耗其精力,轉內耗為外耗,畢竟與其讓他們在嶺南爭鬥不休,不如引導他們向外拓展,既得疆土,又免內亂。”

“三者,藉此快速拓展疆土,加強對四海之內的統攝。”

“陛下覺得如何?”

朕覺得,此舉確實挺好!

不過……

“若地方勢力借船隻之力,掌控海島資源,形成割據之勢,如何防範?”嬴政詢問道。

顧綾雪微笑道:“臣以為,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獎勵與懲罰機制。對於那些積極參與攻打島嶼並取得顯著成效的地方勢力,除了物質上的獎勵,更應賦予其榮譽與地位,以此激勵其忠誠度。”

“譬如對參與攻打島嶼的勢力家族予以優待與照顧,凡攻佔島嶼者,皆可以其姓名為島嶼命名。”

“而對於違反規定,企圖割據自立者,則堅決予以制裁,甚至剝奪其所有特權,確保法令的嚴肅性!”

馮去疾等人聽此心中一動,全都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島嶼命名?

這一條吸引力確實夠大,世上誰人不想史上留名,名垂千古?

可關鍵,如今雙方互不信任啊!

“除此之外,臣以為,還可讓大秦四十八郡皆編撰縣史鄉志!以此增強民眾對朝廷的歸屬感、認同感以及榮譽感!”

隨著顧綾雪的侃侃而談,在場的包括贏政在內的九個人,眼神全都變了。

縣史編撰歷史、文化、歷代善政、明賢、烈女、孝子、以示後人?

鄉里善行,成為教化之舉,以正人心?

對各郡有重大貢獻,行義舉者,皆公開表彰功績,在縣史鄉志中留名?

這……是要把全天下的富商、權貴們一網打盡嗎?!

畢竟,不論是富商、還是權貴們,追求的便是一個名聲與地位,你小子這又是公開表彰的,又是在縣史鄉志中留名的,完全就是戳中了他們的心窩子……這誰能忍得了!?

黑!實在是太黑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