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實質上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文化交融與同化的佈局,核心在於運用文化之力,實現對匈奴的和平同化,而非僅僅依賴武力征服。”

“首先,透過貿易互換,許匈奴以馬匹、皮毛換取我大秦的糧食和鐵器,此“以利安鄰”之策,表面上來看是經濟行為,實質上是文化滲透的前奏!”

“此策略不也是如今朝廷正在做的嗎?”

這……

話雖這麼說,但是……

文武百官們總感覺有哪裡不對勁,但一時間又說不上來,因為現在根本沒有時間思考。

“進而,邊境學府的設立,更是策略中的關鍵一環!”

“透過教育,直接觸及匈奴未來的領袖階層,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大秦文化、價值觀與典章制度,這是一種更為高階的文化入侵形式啊!”

“此等上策,不依靠武力強迫,而是透過教育和文化的魅力,使匈奴貴族子弟自然而然地傾向於大秦,成為文化認同的橋樑,回鄉後成為推動兩族融合的內部力量。”

“最為深遠的,是這種策略背後的同化目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匈奴人接受並認同大秦文化,將會大幅減少因文化差異帶來的隔閡與誤解。”

“扶蘇公子應該是深知單純的武力壓制雖能得一時之安,卻非長治久安之道。所以便想借文化之軟實力,逐步構建一個跨越種族界限的共同文化圈,樹立我天朝上國的無上威望!”

“總而言之,長此以往,匈奴與我大秦將在文化與習俗上逐漸趨於一致,彼此成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是精神層面上的融為一體啊!”

嘶!

扶蘇公子居然是這麼想的?

文化入侵?

同化!?

大殿內,文武百官們一時之間都露驚異之色,心中波瀾起伏。

不過,這真的是扶蘇公子的真正想法嗎?

群臣們有些不太相信。

扶蘇公子向來宅心仁厚,平日裡的立場也是更多的傾向於溫和的政策和對百姓的關懷,怎麼可能會用文化入侵和同化這種手段呢?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汙衊啊!

扶蘇公子的心可沒有這麼黑!

所謂“以己度人”,這些都是武定侯你自己的想法吧!!!

因為你自己就是如此想的,所以才認為別人也有相同的想法?

此等行徑,真的是……

秦始皇聽後,眉頭稍展,眸中精光微轉,沉吟道:“卿之所言,確有道理。”

“扶蘇此舉,既顯洞察天下大勢之智,更顯心向太平之切。”

“朕曾以為,以力服人,方能保境安民,然未及深思文化融合之柔力,亦可移山填海。”

“看來,朕當重新審視扶蘇的每一步佈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