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綾雪說著,話音一轉,“誠然,也不可否認,陛下在修建長城這一點確實有操切之嫌……”

嗯?

是吧!正是操之過急矣!

有些人聽到這話,下意識的鬆了一口氣。

前些年,天災人禍不斷,流民與貧苦之眾劇增,此乃不爭之事實。

朝廷為此以工代賑,徵調流民與貧苦之民參與建設,本為救濟之策,亦屬善政。

但修建長城的人可不止這些人!

農民、士卒、囚犯、戰俘、乃至奴隸,這些人皆被徵調,人數之眾,難以計數!

如此頻繁的徭役,致百姓疲於奔命,怨聲載道,豈是一句以工代賑所能掩飾的?朝廷此舉,實有欠妥之處。

顧綾雪輕嘆一聲,說道:“怪只怪陛下雄心壯志,欲將數代人之功業,畢其功於一役。”

“七國之戰亦是如此,陛下欲以一己之力,平定天下,使後世子孫不再受戰亂之苦。然此等壯志,天下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

顧綾雪搖了搖頭,神色複雜道:“多少人在背地裡非議陛下,罵其為殺人如麻之暴君?”

“可諸位捫心自問一下,自從天下歸一以來,除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之外,可還有過一次戰爭?”

眾人聞言,皆默然無語。

這……天下歸一以來,的確未曾再起戰端!

“原來如此……”

張良喃喃自語,他低垂著頭,怔怔的看著自己的雙手,心中五味雜陳,如同翻湧的江水,怎麼也無法平靜下來。

他原以為秦始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勞民傷財的建造阿房宮和驪山陵墓,只是為了展示其至高無上的權力,為了追求死後的榮耀與虛榮。

可現在,他聽到了什麼?

以工代賑?

欲以一己之力,完成數代人之功業?

只為後世子孫不再受戰亂之苦?

再想到自己曾經還試圖刺殺始皇帝……

吾,真該死啊!

險些因偏見與無知,做出令天下唾棄之舉動。

顧大人所言不錯,七國,歸根結底皆為炎黃子孫,同根同源,卻因爭奪權柄而內亂不止,死傷無數。

張良嗤笑一聲,笑聲中夾雜著無盡的悲涼與自嘲。

若是早些年能悟透此理,或許吾弟之死可免!

以我張家之智謀才略,本可位極人臣,輔佐明君,造福天下,而卻因吾固執愚昧,致家道中落,家財散盡,甚至差點釀成大禍!

始皇陛下格局之大,目光之長遠,確實當得上這天下之主。

我之咎也!

這一刻,不僅僅是張良醍醐灌頂,醒悟到了朝廷背後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