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顯赫一時的貴族後裔,李氏一門在歷經數次戰亂洗禮之後,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榮光,田產流失,兵馬消散,至李慎這一脈,更是跌落至了底層,徹底淪為了一戶困苦不堪的寒門人家。

與普通的平民一般無二,李家原本也根本無力供養子女讀書,然而李家骨子裡流淌著的先祖遺留的傲骨與執著,縱使生活困苦,明知很可能終生無緣入朝為官,他們仍然倚靠先祖遺存的寥寥古籍,堅持讓子女識字讀書,不願輕易放棄。

所以,聽到老者的話,李父心臟猛地一跳,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們李家……終於有翻身之機了嗎?

這麼多年來那一絲微弱的希望終於迎來轉機了嗎?

李母也緊緊的握著李父的手,滿臉的緊張和期待。

而李慎,那個正在爐火邊默默煎藥的少年,此刻愕然佇立,眼中充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

“朝廷舉辦的招生?這……不知此行需要我等付出何種代價呢?”李父小心翼翼的問向老者,內心深處的緊張與猶豫溢於言表。

三老聽此笑呵呵的開口解釋道:“朝廷此番大舉納賢,旨在廣納天下英才,不論貧富貴賤,只看重學識與才情。關於束脩問題,朝廷已特設助學之策,不僅會對貧困學子給予資助,郡守大人更是承諾派出兵馬沿途保護,確保學子們平安抵至咸陽。”

“故而,汝大可放寬心懷,首要之事,便是審度是否應當把握這難得的機緣。要知道,朝廷此次招生名額僅為五千餘人,實屬珍貴異常。”

聽到三老的解釋,李父的臉龐都因激動而微微泛紅:“朝廷竟然有這樣的善舉,真是意想不到……在下萬分感激三老能將此訊息轉告我等,請受在下一拜!”

李母也眼眶泛紅,激動的說道:“慎兒,你聽見了嗎?你一定要去試試,不要辜負了朝廷的好意和三老的期望!”

李慎站在那裡,似被突如其來的訊息衝擊的有些眩暈,定了定神後,眼神堅定的對著三老拜了一禮,感激道:“多謝三老的指點,晚輩一定刻苦攻讀,爭取把握住這次難得的機會,為我李家爭一口氣!”

三老見李家人如此振奮,心中也十分欣慰,撫須長笑道:“好,好,有志氣就好!”

減免賦稅啊!

為了爭取減免賦稅的寶貴機會。

這一日,北地郡、縣、鄉、亭裡的百姓們像是被注入了無盡活力,紛紛跨越田野巷陌,迫不及待地將這個關乎全家生計的重大利好訊息傳遞給每一位相識之人。

不論是街頭巷尾,還是田間地頭,到處都瀰漫著一種難以抑制的激動與興奮。

那些曾經讀過些許書、識得幾個字的人,也頃刻之間被被親朋鄰里們寄予著無限厚望!

不出半日,整個北地郡上,幾乎每個人都在談論著這個話題,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激動。

這不僅僅是一個減免賦稅的機會,更是無權無勢的寒門、平民甚至流民們改變命運、光大門楣的大好時機,所有人都在強烈的渴望和期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