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當然不是真的去找肖萬傑了,他是回去自己看劇了。

看完劇後,黃啟忽然覺得,這首歌寫的是真不錯。尤其是配合片尾的畫面,感覺相當搭配。

不過問題是,崔憶安這小子什麼時候跟《九州明月》劇組搭上線了?

哦不對,歌是羅嫣唱得,估計是羅嫣找的他,這樣應該才說得通。

想到這裡,黃啟差不多也弄明白了。

他原本是想給崔憶安打個電話問一下的,但現在既然大概知道怎麼回事了,也就沒了這個必要。

不過話說回來,憶安這小子不是跟雪瑤走得很近嗎?怎麼現在好像跟羅嫣又有點......

抿了口茶,黃啟望著窗外的風景發呆。

幾天過後,因為《愛江山更愛美人》登頂新歌榜的緣故,《九州明月》一下子變得更為大眾所熟知。

微博上,追劇黨們聚在一起,除了討論劇情以外,更多的就是討論這首歌了。

畢竟現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不管《九州明月》如何,這首歌是一定火了。

而伴隨著這股熱度,許多自媒體也紛紛開始行動起來,各種文章在網上層出不窮。

“《九州明月》爆火,居然是因為這首歌?!”

“今天第一首火出圈的影視歌曲,萬萬沒想到竟然是她唱的。”

“在《九州明月》的背後,是五分的劇情以及九十五分的片尾曲。”

“繼《難忘今宵》之後,他又有一首歌火了!”

“......”

拖動滑鼠,丁志澤看著這些亂七八糟的文章,嘴角閃過一抹輕蔑的笑容。

在他眼中,這批自媒體除了取些標題博人眼球用以吸引流量,其他的是一點作用沒有。

也是,畢竟像這種經典歌曲,還得自己這類專業樂評人來分析。

伸了個懶腰,丁志澤開啟了桌面的資料夾。

檔案裡不是別的,正是他之前就寫好的樂評文章。

這篇文章是丁志澤在《九州明月》播出後的當天開始寫的,由於事先沒有得到訊息,所以丁志澤知道《九州明月》的片尾曲是崔憶安寫的時候,微博上已經有不少人開始討論了,其中不乏崔憶安的粉絲。

急急忙忙把歌聽了一遍,丁志澤最後也不由跟著唱了一句“人生短短几個秋”。

只讓人聽一遍就有如此深刻的印象,丁志澤甚至最初都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首歌。

單用好歌兩個字來形容似乎太過膚淺了,而用經典來裝飾,卻總覺得還要再加點什麼。

總而言之,在聽完《愛江山更愛美人》後,丁志澤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詞來描述自己聽完這首歌的第一印象。

但作為樂評人,最糾結的當然不是這個所謂的第一印象,而是如何寫出樂評。

其實樂評倒也可以看做蹭熱度的一種形式,而與自媒體的拍馬屁不同,樂評是需要深刻功底的,水平肯定得過硬。

丁志澤水平沒話說,上次《素顏》他也發過樂評。而正是那篇《素顏》的樂評,讓他吸了一波粉,所以這次丁志澤更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於是,在家琢磨了幾天後,丁志澤總算是把樂評給寫出來了。

登陸微博,丁志澤在自己的暫存箱裡找到了文章。檢查了一遍,發現沒問題後,他重重地點下了傳送按鈕。

不知道這次樂評發出去,大家會是什麼反應?

腦中浮現出這個問題,丁志澤微微一笑。

......

......

此時此刻,崔憶安的粉絲群也相當熱鬧。

自打《愛江山更愛美人》爆火,群裡關於這首歌的討論就沒有停下來過。

而上次群裡這麼熱鬧的時候,還是春節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