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歌?新歌?”

“嗯。”

從桌上端起茶杯,黃啟一臉高興道:“可以啊,剛開年就打算發歌了。”

喝了口茶,黃啟繼續道:“什麼歌,不介意給我看看吧。”

“這有什麼介意的,我來公司就是為了這件事。不過看的話還是算了,咱們直接去錄音棚更方便一點。”

“也可以。”

二人起身離開辦公室,坐電梯來到錄音棚後,黃啟單獨進入了錄音棚的主控室。

隔著玻璃,他看向錄音室內的崔憶安。

崔憶安衝著黃啟笑著點了點頭,在裝置除錯好後他進行第一次試音:“夢裡夢到醒不來的夢紅線裡被軟禁的紅,所有刺激剩下疲乏的痛再無動於衷……”

作為陳奕迅《白玫瑰》的國語版,《紅玫瑰》更為大眾所熟知。在前世,崔憶安並不是陳奕迅的粉絲,但是陳奕迅的許多歌他都聽過,這首《紅玫瑰》自然也不例外。

甚至在一段時間裡,崔憶安還單曲迴圈過這首歌。並且,在一次無聊的時候崔憶安還順手查了下《紅玫瑰》的歌曲背景。

這首歌是臺灣填詞人李焯雄根據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所填。而小說的大意,每個男人心中都有兩個女人,分別代表著女人的兩種風情。

也正是基於這本小說,李焯雄寫出來《紅玫瑰》與《白玫瑰》,兩首歌都是毋庸置疑的經典。

回到歌曲本身,《紅玫瑰》崔憶安聽過很多遍了,對於歌中的一些技巧他也清楚,因此雖然是第一次在藍星唱這首歌,但崔憶安已經將歌曲本身淡淡地壓抑與悲傷感完美演繹了出來。

主控室裡,黃啟的眼神逐漸開始明亮。

雖然沒有聽完整首歌,但是黃啟還是能聽出來,這又是一首精品情歌。

歌詞方面就不用多說了,這一看就是崔憶安的水準。最讓黃啟意外的是,雖然同為情歌,但他卻覺得這首歌跟崔憶安以往的歌,有那麼一些不同之處。

初聽的時候,黃啟只覺得是崔憶安的唱法有所不同。可沒過多久黃啟就明白了,不同的點並不在於唱法,而是感情。

崔憶安的這首新歌在投入的感情或者說立意方面,與其他的情歌有那麼一些輕微的區別。

雖然知道有所不同,但不同的點具體在哪黃啟也說不出來。

這小子,真要把情歌王的名號坐實了。

心裡誇讚了一句,黃啟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崔憶安的歌聲上。

嚴格來說,《紅玫瑰》的情感層次其實不止有壓抑與悲傷。在崔憶安看來,壓抑也是分層次的,歌曲開頭部分的層次其實可以理解為哀怨。

真要解讀這種哀怨的話,應該是失望之後所產生的情緒。

不過,到了副歌部分的歌詞,這種哀怨感就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哀怨過後的悲嘆。

這一點從歌詞就能看出來。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這是前世崔憶安反覆聽《紅玫瑰》所得出來的理解。

在他看來,作為原唱,陳奕迅的這首《紅玫瑰》在情緒表達方面,的確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不過,崔憶安卻並沒有完全模仿陳奕迅的唱法。

演唱歌曲是件非常靈活的事情,這也意味著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不過到底是一味的模仿,還是說夾雜著自己的特色在裡面,這便需要個人自行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