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墨家教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然,《非攻》之中的理念放到現在,可以說是處處碰壁,列國攻伐不止,無可避免。
而《兼愛》,現在的我還讀不透徹。”
作為當代鉅子,六指黑俠在墨學上的造詣,算是同代裡最高的了。
也正因為如此,他看到了墨學與時代的格格不入,甚至看到了墨家分裂的根源。
“不義之戰時時皆有,秦攻韓、魏,燕襲趙,就算你要效仿先賢墨子,走訪遊說,那些貴族也不會答應,這代表了他們的利益。
我記得,昔年商君入秦之後,墨家便有一脈也去了秦國,在秦國定居,現在秦國大多的守城之法皆脫胎於墨家。”
墨家在墨子死後,便開始分裂,往後也還是會分裂,畢竟,人是一種複雜的生物。
“是,秦墨一脈對於墨家學說的研究還在繼續,而現在的墨家,也因為種種原因陷入了困境。”
現在,六指黑俠開始擔憂起墨家的將來了,若是再這樣下去,墨家估計在他身後再傳個兩三代,就會消失了。
“若非這世道讓人活不下去,誰會去當俠客呢,若是一個國家的俠客多到一定程度,那麼這個國家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俠以武犯禁的根本原因還是,他們活不下去。
他們既沒有顯赫的出身,讓他們能夠謀個一官半職;也沒有三兩畝田地,讓他們自給自足;絕大部分還都是貧民甚至奴隸出生,受不到什麼教育。
所以,只能變成遊俠,然後被百家收攏。
遊俠做事要麼只看自己的心,要麼根據學派的條例,很多人做出來的事情都不看後果。
天下安定是不需要俠的,俠只會出現在亂世。
“別扯別的,說正事。”
“大山崩石,只在頃刻之間,有能力的人,可以在不影響山體的前提下,將落石化為齏粉。
而能力不夠的人,最理智的做法便是在推一戶和把自己填進去二選一。
或者也可以乾脆視而不見,視個人情況不同。
至於說不理智的做法,顧忌越多越代表自己的能力不足。”
於白秋霜而言,越是沒能力的人,需要考慮的越多,而顧忌越多的人,則代表他能力越差。
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那麼犧牲一戶便是最優解,無關道義,無關法律。
同樣的,既然六國滅不了秦,那麼幫秦國把六國滅了,最符合他的利益。
而只要六國別反抗,那麼滅國戰爭中的犧牲便會減到最小。
至於說六國到底反抗還是不反抗,到時候可不是他們說了算。
“就如同當今的天下嗎,六國合縱,貌合神離,在根本上杜絕了將山石擊碎的選擇。
而以一人之力,或者一門一派之能,均無法與任何一國相抗衡,如此的話,把自己填進去的選項也沒有了。
戰爭不可避免,受苦的還是百姓,既然如此,選擇傷亡較小的答案,似乎亦無不可。”
聽了白秋霜的話,六指黑俠對他的想法也理解了,對那道題也理解了。
但是他現在說服不了自己,他總覺得,白秋霜話裡有問題,但又說不上來是哪有問題。
“在書面上,犧牲一戶來救一村便已是最小的犧牲。
但實際上還是有操作空間的。
《兼愛》,在我看來,便是讓人能夠一視同仁,我之父母、妻兒、親友均不可犧牲,你之父母、妻兒、親友亦不可犧牲。
然,我之父母、妻兒、親友均可犧牲,我亦可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