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九界亂世風雲開(第2/3頁)
章節報錯
“千古清懷何寄,但比澄泓巋巍,不問成敗爭是非,成既成矣,誰人堪與。
修有武經,算你天資尚可;能來此地,是你三生福分,這個麻煩我接下了。”
不見其人,只聞其聲,儒風盎然過境,鬼面殺手盡數爆體身亡。
…………
暗夜沉沉,昏暗的房間內,一道身影一邊翻閱著手中寸許厚的書籍,只見書中原有內容,被另一種筆跡大肆刪改批註,或是嘲諷,或是不屑,或是斧正。
而其另一隻手卻執筆在面前條案的白紙上,寫下了一條條資訊。
太虛海境創世已久,太古三朝之前,一向與人族交通往來,後來鱗族發生內亂,遂封閉海境通道,自與人絕。
彼時的內亂,乃是鯤帝一脈與海境龍脈爭雄,最終鯤帝勝出而龍脈滅絕,同時滅絕的還有鮫人,算是奠定了海境制度之基。
一直到中原戰朝起七雄爭,當時的鱗族卻是一統,空前的繁榮。
戰朝時期,恰逢三百年一次的龍珠更替,海境得氣,人才輩出、盛世輝煌,而中原失氣,戰亂頻繁。
而魔世卻也得氣,魔流橫溢,衝擊人魔分界,隨時可能突破而來,先代鱗皇驚覺魔世之現,可能動搖天下,唯一的辦法就是集合群力,在中原土地之上,完成一條綿延千里的鎮魔龍脈,鎮住魔世地氣,封住兩界通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年的鱗皇為了阻止魔世出現,天下大亂,不得不派公主入中原,為七雄一同奠下基業。
趙姬入世之後,鱗族在背後以萬金資助始帝相父,使其嫁入七雄之首,生下始帝,繼承盛世之國,又得鱗族暗助,墨、鬼、魯之智巧,遂一統天下。
始帝自知承萬惡罪名,身為鱗族,恐死後暴露身份,引起兩族紛爭,又為迴歸故鄉,遂下令建造疑冢,隱藏身份,命其長子公子蘇與愛將假意自盡,扶靈回到太虛海境,他死後屍骨盡化,唯留一鱗,即王骨始帝鱗,兩千年來一直供奉在海境。
在那之後,因有龍脈自混血中誕生,再加上鯤帝一脈除了雄性,其他血脈若與外境之人結合,後代會喪失鱗族特徵,故而種姓制度被正式確立,以保護鯤帝血脈弱勢,更是為斷絕龍脈再現之機。
鯤帝為尊,鮫人次之,寶軀再次,波臣則為最底層的卑賤之民。
也正是從那之後,墨鬼兩家的思想流入了海境,而關鍵之人便是鮫人一脈先祖,公子蘇。
自始朝之後,海境便隱居避世,與其他幾界隔絕,規定只有鯤帝與鮫人有得授令外出考察的特權。
導致的下場嘛,不過是外出遊歷過的鮫人非墨即鬼罷了,但為了海境的大局考慮,每一代留下的資訊都不全。
彼時的鯤帝不知是何原因,並沒有接觸這些。
到了玄朝,則是廢除師相制度,改設丞相,背後的原因,無非便是墨鬼學說在海境朝堂的政鬥。
及至盛朝之時,鱗皇北冥清漣化名李太白遊歷中原,學習完整的縱橫學術。
在其回到海境之後,拋戟棄劍,一刀震盪太虛海境,並大力推行鬼谷學說,以其學術治國。
其身亡後,繼任者避其化名“李太白”諱,“皇”字去“白”首,“鱗皇”改“鱗王”。
而在那之後,鯤帝一脈便被禁止出海境考察了。
由此可見,與其說是避諱,不如說是被折騰怕了。
“潛藏在歷史中那不為人知的資料,八年前的螭龍案卷,人世古嶽派的李真巖...鱗皇后人那稀薄的血脈,竟在與寶軀一脈結合後誕生龍脈,而鮫人與寶軀偶然結合之後亦誕生龍脈。
鮫人,波臣,龍脈,一樣的混血,卻是截然不同的待遇,海境這腐朽的制度啊。
青奚宣,墨家九算,寶軀未氏,縱橫家鬼谷一脈,以及...欲星移,大皇兄啊大皇兄,你又要如何應對接下來的變局呢?”
幽深的語氣之中,有不屑,有諷刺,將手中的書闔上,赫見封面上書有《墨武戰韜》,真元一動,將條案上幾近寫滿的白紙碾成齏粉,隨即卻是話鋒一轉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海境需要更加高效的制度,以及一名銳意進取的王,不,是一名銳意進取的皇。
父王啊父王,你千萬要撐得久一點,為我再多留一些時間。”
從已經掌握到的手資訊,不難從太虛海境的歷史之中,挖出墨鬼兩家的蹤跡。
歷史並不只是歷史,起碼先生當初是這麼教他的,而他也確實從其中翻到了不少蛛絲馬跡。
鮫人,寶軀,甚至鯤帝,都與這兩家有著莫大的關係。
海境的利益若要重新分割,他的諸位兄弟,都將是阻礙。
而螭龍案卷,是阻礙,還是助力,得等他再查探一番。
最大的阻礙,還是他之大皇兄北冥封宇,背靠大義,又有欲星移為助,是真正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