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

一切送葬程式走完後,陶如琢送師母回家,某些心急的同學已經迫不急待地登門拜訪師母。

他們不知道師母拉著陶如琢跟科學院,衛生組織,以及各路領導究竟聊了什麼。

很多研究思路雖是導師提出的,但做實驗收集資料的卻是他們,事關他們的論文和前程,他們不得不急。

師母洪茉莉溫和地接待他們,並表示把大家一起叫來商量解決方案。

被送走的同學依然不安,紛紛向陶如琢訴苦。

陶如琢知道師母洪茉莉並未打算動大夥的利益,向社會各界表態捐贈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爭取民心,換取政治資本。

洪茉莉骨子裡是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奈何嫁了個清高的知識份子,對炒作、從政、從商皆無興趣,只想享受清貴的地位,以及由著興趣進行研發的生活。

陶如琢暫時不想進企業的研發中心,想留校任教做科研,培養自己的研究團隊,跟師母站在統一陣線十分有必要。

在師母的周旋跟陶如琢的籌劃之下,導師的遺産得到妥善分配,實驗室裡每一名同學都得到好去處,而陶如琢如願以償留在f大擔任大學講師。

可杜雅言的叔伯們並沒因此放過他,他們都給導師專案投了錢,如今陶如琢接手了實驗室,為了導師的名聲,他必須有所交待。

問題是,杜雅言的叔伯們正在內鬥,都希望自己投錢的專案前出成果。陶如琢雖是哄好甲方的高手。但在兩名精名的商人面前,光動嘴皮子是沒有用的。

杜雅言見他為難,去杜家的真正話事人,杜老爺子那裡告了狀,這才讓她的叔伯消停一點。

為了感謝杜雅言幫忙,陶如琢請客吃飯。

席間,杜雅言接了個電話後心情不佳,陶如琢詢問遇上了什麼麻煩。

杜雅言像終於找到了可以傾訴的物件,開始跟陶如琢抱怨起未婚夫。她的未婚夫花言巧語哄著她投資,她一時迷糊賠了半數資産,隨後又得知未婚夫包養嫩模。

兩件事疊加在一起後,她覺得這樁婚事是個套,親自上門談判,商議著解除婚約。

然而事情傳回家裡,爺爺卻認為她上門單方面解除婚約一事極為不明智,對她感到失望,把原本打算給她常務理事一職交給她的堂弟。

若別人向陶如琢抱怨婚事,好定要好好分析利害。

可事情牽扯上杜雅言,他的立場特殊。

杜家從來不乏贅婿,招的女婿個個都是行業頂尖精英。他知道自己仍在杜老爺子的花名冊上,為了避嫌實在不便發表意見。

遇人不淑的問題解決不了,好在兩人還能聊一聊如何發展“風雅頌。”

自從風雅頌聘請林珺為其繪制插畫後,銷量又上了一個臺階。杜雅言想新開生産線,投入新品。二人商量一番後,陶如琢又把情況傳達給林珺。

林珺興致勃勃地拉著他,一起到研發部瞭解新品情況,又叫來杜雅言一起到生産部商量新開生産線,投放新産品的事宜。

幾人越聊越投機,打算重振旗鼓,再上一個新臺階。

幾人相談甚歡,靈感迸發,然而杜雅言被未婚夫所騙賠,目前資金周轉不靈,兼之堂兄弟忌憚其能力,怕她快速東山再起,想方設法阻礙她到銀行貸款。

如何能快速籌到錢呢。

陶如琢一下子便想到鎮上的父老鄉親。

鄉親們有集資提供給同鄉的老闆做大生意的習慣。這種民間集資,不被法律認可,全靠社會地位做信譽保障。

陶如琢的才華和人品在鎮上有口皆碑的,人人都覺得他必然能成為大人物,個個想與他攀交。

他一直若既若離,保持距離。可這一回為了快速籌款,親自到鎮上拜訪鎮長。

剛到鎮上,正巧遇上三伯母。

三伯母立馬熱情地與他交談,並問他準備去哪裡拉贊助,需不需要自己介紹一點門路。

他表示現在還在整理資料,適應新角色階段,又問起鎮上的新聞。

近來有幾個外國的旅遊團參觀他們的紡織行業,鎮長正熱情地接待客人。

陶如琢去鎮上超市買禮品,店員熱情地送他贈品,他帶著大包小包禮物,跟三伯母一起來到奶奶家。

爺爺過世後,奶奶過上了養魚種花的自在生活,屋頂的空中花園儼然成了稀罕蘭花的栽培基地。

正當奶奶跟他講述蘭花栽培的心得時,本應忙著接待外賓的鎮長突然到訪。

鎮長“意外”遇上了陶如琢:“哎呀,阿琢你也在啊。回來怎麼不告訴伯伯一聲,伯伯好叫人開車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