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姜家翻案的過程足足經歷了一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632章 姜家翻案的過程足足經歷了一年
滿朝文武無一敢出聲,唯有丞相上前道:“皇上息怒,這件事的確需要好好的查一查。只是……鎮北將軍之位何其重要,拖了那麼久,好不容易有了眉目,眼前卻又發生了這樣的事。只是不知道,讓誰頂替比較好呢?”
皇帝揉著眉心,心想林丞才剛遭遇了不測,你們就來逼我選人是吧?
可進言的是三朝元老的丞相,他卻不好發怒,只道:“容朕好好想想,這件事今天就不要再提了,如果沒有別的事,眾愛卿便退朝吧!”
誰料這時候又有一個人上前道:“皇上,臣,大理寺少卿林籽有本要奏。臣要為前齊江總督姜無涯伸冤!姜氏一門一夜之間被滅門,成了一樁無頭公案。臥覺得,姜家有冤情,還望皇上明查!”
皇帝聞言,眉頭緊鎖,目光銳利地看向大理寺少卿林籽,沉聲問道:“林愛卿,你為何突然提起姜無涯的案子?此事已過去半年有餘,朕記得當初已有定論。”
林籽躬身行禮,語氣堅定:“皇上,臣近日得到了一些新的線索,發現當年姜氏滅門案疑點重重,恐有冤情。臣懇請皇上重查此案,以還姜氏一個公道!”
四皇子聞言,臉色微變,立刻上前一步,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父皇,此事早已蓋棺定論,姜無涯貪腐成性,證據確鑿,豈能因一些無憑無據的猜測就翻案?若如此,朝廷法度何在?”
皇帝沉吟片刻,目光在四皇子和林籽之間遊移,顯然在權衡利弊。他緩緩開口:“林愛卿,你既然有線索,不妨呈上來,朕自會定奪。”
林籽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摺,雙手呈上:“皇上,這是臣蒐集到的證據,其中包含目擊者供詞及一些未曾披露的細節,請皇上過目。”
皇帝接過奏摺,仔細翻閱,臉色逐漸凝重。四皇子見狀,心中暗叫不妙,急忙說道:“父皇,這些供詞未必可信,恐怕是別有用心之人刻意偽造,意圖擾亂朝綱!”
就在此時,殿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殿門被推開,姜落和林丞並肩走了進來,身後還押著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滿朝文武皆是一驚,紛紛低聲議論。
皇帝抬頭看向來人,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林丞?辭鏡麟?你們不是……?”
林丞躬身行禮,語氣沉穩:“皇上,臣與辭大人僥幸脫險,今日特來為姜氏一案作證!”
姜落上前一步,目光疲憊卻充滿了堅定:“皇上,臣姜落,乃姜無涯之子。當年姜氏滅門,臣僥幸逃生,今日特來為家族伸冤!”
四皇子臉色驟變,厲聲喝道:“大膽!姜無涯之子早已身亡,你究竟是何人,竟敢冒充朝廷命官之子!”
姜落冷笑一聲,從懷中取出一枚玉佩,高舉過頭:“皇上,此乃姜氏家傳玉佩,足以證明臣的身份!姜貴妃的手上也有一塊,皇上如果不信,可以把姜貴妃手上拿過來一看便知。”
如今姜貴妃因為姜家的事受到牽連,三皇子被發配去邊疆戍守,姜貴妃則被打入了冷宮。
皇帝和姜貴妃也算夫妻恩愛一場,並沒有過重的苛責她,當然見過這塊玉佩。
他當即命太監將玉佩呈了上來,皇帝仔細看了看玉佩,眼中閃過一絲瞭然。他點了點頭,沉聲問道:“姜落,你有何證據,能夠證明姜氏一案有冤情?”
姜落轉身指向那名被押的男子,朗聲道:“此人乃當年夜庭衛小隊長馮松,他今日親口供認,當年滅門案的幕後主使,正是四皇子!”
滿朝嘩然,眾人紛紛看向四皇子。四皇子臉色鐵青,怒斥道:“荒謬!此人定是受人指使,誣陷本王!父皇,切莫聽信小人讒言!”
皇帝冷冷地看向四皇子,語氣中帶著幾分威嚴:“老四,此事非同小可,朕自會查明真相。若你清白,朕自會還你公道;若你確有罪責,朕也絕不姑息!”
他轉向姜落和林丞,沉聲道:“姜落,林丞,你們將證據與證人移交大理寺,朕命你們協助徹查此案,務必水落石出!”
姜落和林丞齊聲應道:“臣遵旨!”
四皇子臉色蒼白,眼中閃過一絲慌亂,卻不敢再多言。朝堂之上,氣氛凝重,眾人心中各懷心思,卻無人敢多言。
退朝後,四皇子匆匆離開大殿,心中暗恨:“姜落,林丞,你們竟敢壞我大事!我絕不會放過你們!”然而,他深知眼下形勢不利,必須盡快想出對策,否則一旦真相大白,自己將萬劫不複。
與此同時,姜落和林丞並肩走出大殿,心中滿是堅定。姜落低聲說道:“為什麼不把那封密信一併交給皇上?這樣一來,不就定死了四皇子的罪嗎?”
林丞輕輕握住他的手,扶著他邊往外走邊道:“把那封信呈給皇上的確會給四皇子定罪,但是……信上有關於北境的排兵布陣圖。如果把信交給了皇上,就等同於告訴北境我們已經知道了他們的城防。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如果不好好抓住,那就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了。你安心,有了馮松,姜氏的冤案肯定能翻案。”
姜落嗯了一聲:“馮松的證詞上也有四皇子指使夜庭衛屠姜氏滿門這件事,哪怕四皇子再怎麼辯白,估計也逃不脫幹系。”
林丞輕輕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冷峻:“是的,馮松的證詞是關鍵。他不僅是夜庭衛的小隊長,更是當年行動的參與者之一。有他的證詞,再加上姜氏的玉佩,四皇子再想抵賴也難了。”
姜落微微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疲憊:“只是……這樣一來,姜氏的案子雖然能翻,但四皇子還有北境的案子在手,恐怕他背後的勢力不會輕易放過我們。”
林丞握緊姜落的手,語氣堅定:“小落,不用擔心。我們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就絕不會退縮。四皇子雖然權勢滔天,但皇上並非昏庸之人,只要我們證據確鑿,他自然會秉公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