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人都這樣想,但是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的兒子小失直到臨死之前,做的都是這樣一番感想。

沒錯,小失在上學期間確實不算是個好學生。他經常和老師頂嘴、翹課、逃學跑到外面去玩,直到畢業之後,他也仍然保持這副習性,不願意去找工作,一混又是三年。他和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別管那麼多,我已經是成年人了。那個兇手的目標不是高中生嗎?沒事的,你就愛整天瞎操心。”

我真後悔那天沒能阻止他出門。

從小失上小學起,我試過無數種方法——溫柔的勸導,嚴厲的命令,獎勵制度的誘惑等等。你們可以想到的教育方法我全部都試過,可結局總是以失敗告終。可能是因為他遺傳自父親的基因更多吧。

說到這裡,我想問問大家,到底怎樣的教育方針才是正確的呢?

聊到這個話題,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同一時期發生的另一件案子了。想必大家多少也有所耳聞。盡管不是同一兇手,但是拿在一起討論也並非不可。

這是一起非常複雜的家庭案件,出自一個由母親帶領孩子的單親家庭。

女方溫某瘋狂迷戀男方喬某。溫某深知自己和喬某之間有著非常顯著的差距,所以用了一些非法手段,逼迫對方和自己結婚。婚後不久,二人便迅速離婚。溫某因此加重了原有精神疾病,整日裡瘋瘋癲癲,甚至在幾年後打斷了親生兒子小a的雙腿,將他長期囚禁在家。

其子小a是一個十七歲的天才少年。他曾自學了很多有關化學的知識,其中就不乏藥物的使用。他因為受不了溫某的長期壓迫,從而兩頭挑唆,致使喬某將溫某毒殺,後者則是把前者的手腳砍斷。而少年小a呢?由於證據不足,被無罪釋放了。

結局就是這樣,一個人因此喪命,另一個人痛苦終身。只有一人達到目的,從此得到解脫。

【——請問您為什麼要講述這件案子?】

原因很簡單,模仿犯的連環殺人導致孩子們惴惴不安,但真正讓無數人去思考人性之惡的,卻是這起家庭案件。

得知小失已死的訊息是在第二天清晨。警局的老朋友打電話告訴我,在另一地點發生了這場悲劇。

趕到現場時,我看到小失以及他另外兩個好友的屍體。兇手完美複刻了開膛手傑克的行兇手法,他們的死狀不同,但都極其慘烈,身中數刀,腸子被拖拽出來……

非常抱歉,原諒我實在無法繼續說下去。

我把自己關在家裡抱頭痛哭,不吃飯也不睡覺。就這樣過了一天一夜。鄰居擔心我的情況來敲門,這才發現我暈倒在客廳裡,著急忙慌地把我送去醫院。

心情稍微平靜一些後,我打電話給小失的父親。我們自離婚後就沒再聯絡過,居然還能找到聯絡方式,我感到非常吃驚。

小失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大學時期我們一起參加登山活動,他為了救差點掉下懸崖的我而受了傷。自打那時起,我們便兩情相悅。

本來我們婚姻幸福,家庭美滿,直到他開始酗酒,長時間夜不歸宿為止。我實在是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

雖然只和兒子相處了不到兩年,但是聽到兒子的死訊,他也感到無比的悲傷和後悔……

好像時間也差不多了。

【——是的。】

那好,我最後再對兇手說一句話。

我已經察覺到了你的身份,但你行兇的手法縝密,我還找不到能把你捉拿歸案的鐵證,所以不能在公共場合說出推測。不過呢,我有一點線索想要公之於眾。

所有死者的無名指指腹處都被劃破。經過我們的分析,兇手很可能在同樣的位置也有一道傷痕,並且這道傷痕對他來說十分重要。

最後,我無比真心地請求你們,停手吧!你們心心念念想要模仿的“白教堂連環環殺人案”已經完美收官,請不要繼續殘害其他的無辜之人!

【——非常感謝冉專家的到來,今天的採訪到此為止。下一次的採訪時間三天後的下午一點鐘,歡迎觀眾朋友們線上收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