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你有本事發公告,你有本事說話啊 ……

【家人們, 那個事情,是真的嗎?】

【感覺應該是真的,我家裡是真的有人在體制內, 看到那個訊息之後我馬上就去求證了, 是真的, 但是跟那個冊子一起下發的還有一條暫時封口令,據說上面還沒打算那麼快就公開新版的冊子。】

【啊?竟然下了封口令啊,怪不得我問我同學這件事的時候他總是顧左右而言他的轉移話題,那麼這件事已經可以石錘咯?陽光姐牛逼!】

【如果那個影片沒有下架,那麼可能是假的,但是現在它下架了,所以很有可能是真的。】

【姐妹, 現在大家都知道這個事情的可信度很大了,你要不要把最開始那條評論刪掉?不是說下了封口令嗎?你這樣不怕把你家裡人賣了嗎......】

【天哪, 所以by種?咱們種花家突然中彩票了?天佑種花?這個李陽光到底是什麼來頭, 她是開了掛嗎?還是從未來重生回來的?】

【不管她是什麼來頭,重生也好穿越也好開掛也好,只要她做的事情是有利於我們, 有利於人類的,我都願意捧著她!

而且, 如果她真的是開掛的,那豈不是說明老天爺都站在我們這邊?

災變降臨這麼久了, 天命也該在我們這邊了。】

【真好啊真好啊!我剛剛跟我爸媽說起這個事,他們第一反應是不相信, 然後聽完我的分析之後就哭了,他們是真的經歷過災變降臨也知道災變降臨之前的種花家是什麼樣子的,現在他們在朝著滿天神佛道謝, 我看著心裡怪不是滋味的。

希望這個李陽光真的可以帶著我們走得更遠,最好能把異種生物打回老家,恢複災變降臨之前的樣子。】

【確實,咱們這代人,一出生就已經是災變時代,根本不知道我們的世界原來是什麼樣子。】

【本來聽到風聲我很激動來著,但是看到你們說這些,現在也覺得有點難受,異種生物真的是很混蛋,剝奪了我們這代人正常成長的權利。】

【等一會,你們在說什麼?是什麼事情?為什麼好像大家都很懂的樣子?有熱心的姐妹可以給我解碼一下嗎?】

【雖然是小道訊息,但是很多體制內有關系的大佬都出來石錘了,所以大機率是真的,只是gj目前好像還不打算這麼快公開,所以我也不能說的太清楚,姐妹,給你幾個關鍵詞,你自己去搜搜吧】

【靈植師基礎知識手冊,十五分鐘下架影片,李陽光,變異靈植,陽光修煉法】

【謝謝姐妹!我現在就去搜!】

當所有人都在講同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的秘密的時候,不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就會像是被排擠了一樣抓耳撓腮,哪怕是平時不怎麼使用網路的人,也會想辦法各種打聽。

而當他們按照熱心網友們給出的關鍵詞在網路上檢索的時候,特意設定好的推薦機制會將西瓜君等人的影片、文章、繪畫等等首先推送到他們面前。

當他們看完這些影片,不管相信還是不相信,心裡對於“李陽光”這個人多多少少都會留下印象。

一部分人自發的去檢索“李陽光”之後,當初靈植師大賽會場的直播切片影片就會出現在他面前。

人類都是慕強的,而當時的場景下,異族入侵,人族的未來岌岌可危,九死無生的絕境,偏偏李陽光站了出來,又是那麼耀眼那麼強大的存在,簡直是要素拉滿。

有一說一,如果一開始沒有偏見,那麼罕有人在看完影片之後還可以抵擋得住李陽光的魅力的。

李陽光的信徒就在這個過程中擴大再擴大。

而等他們最終終於搜到了那條十五分鐘就被下架的影片的片段之後,這些信仰將在李陽光實打實的功績加成下猛然放大。

每秒鐘都有新的人入坑向日葵神教,每一刻都有人向著李陽光獻上忠誠和信仰,但所有這些,官方並沒有明面上的引導,表面上看,全都是他們自動自覺的行動。

人們總是更願意相信自己費盡心思得到的東西,也總是更容易相信好不容易得到的資訊。

董會長制定的這一套組合宣傳方式,精準拿捏了人心,效果也好到爆炸。

但只要人口基數上去了,茫茫眾生裡總會有一小部分拎不清,不信邪,亦或者單純的又蠢又壞的人。

【笑死了,到處都在傳訊息,一堆自稱是體制內的人跳出來空口白牙的說一頓你們就信了,到底有沒有長腦子啊?那我還說我是南部戰區靈植師協會分會的會長呢,我要打架李陽光,有誰贊成,有誰反對?】

【我有李陽光的黑料,扣1給你們傳送】

【李陽光殺人犯!你們都被她騙了!】

【只有我覺得變異靈植如果真的有25種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嗎?你們是不是忘了,靈植也是災變降臨之後出現的東西,表面上看異種生物對我們威脅最大,可是我卻覺得靈植的威脅性更高。

現在靈植已經從當初的輔助混成了我們人類不可缺少的部分,這難道不是生物入侵逐漸瓦解我們人類的過程嗎?我們已經沒辦法不依賴它們了!

現在變異靈植突然井噴,很有可能就是靈植不滿足與人類的共生關系,準備翻身做主人的前兆!大家,警醒一點!

還有那個李陽光,她開發《陽光修煉法》,本質上就是把人類獻祭給靈植,以後要是靈植取代了人類,她就是最大的罪人!

加入反靈植組織,我們一起阻止這場悲劇!】

魚龍混雜,群魔亂舞。

但也因為這些黑子和攪屎棍的存在,《陽光修煉法》、李陽光以及變異靈植這幾個詞條的熱度越來越高,討論的範圍從線上蔓延到了線下,街頭巷尾,家家戶戶,都在討論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