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在人生節點上不同的選擇,只是引領向不同的大門。

但在遊戲中,這種事情是不存在的。

在所有的選項中,一定有引領故事發展的正確選項,和令故事終結的錯誤選項。

畢竟,遊戲不是人生,

沒有不盡的曠野可供探索。

進行選擇的隱藏規則是什麼?

什麼才是正確的選擇?

場上現在還剩十位玩家。

死去的兩位玩家分別[懦弱]和[逃避]。

雖然兩個玩家不足以構成一個具有傾向性的樣本數量,

但他們之間的確存在著一個共同點。

懦弱和逃避,都是相對弱勢的負面特徵。

是在消極對抗,甚至無力對抗,只想認輸逃跑的情景下才會出現的特徵。

吳真言在殺死弱小的自己。

這一點不難發現,寧汐柔可以看出來,其他也能打進高階副本的玩家不可能看不出來。

剩下的十個玩家裡,或許還有人拿著類似的特徵身份卡。

他們該如何自救,

或者說……如何快速殺死吳真言?

而吳真言又為什麼會突然決定要殺死自己的[逃避]?

和之前無聲無息就死在了光幕之後的第三位玩家[懦弱]不同,

[逃避]的死亡可謂慘烈。

那已經被染成深紅色的光幕,敘說著那是多麼爆裂的死亡。

要在多大的情緒波動之下,才會有這樣的結局?

才能這樣決絕地殺死自己的一部分?

選擇工作和繼續讀書,又足以對吳真言造成這樣的心靈沖擊嗎?

ta分明已經下定了決心。

真正讓ta情緒産生劇烈波動的是……

是那則突發新聞。

“下一位。”

d先生說。

第七位玩家之前的光幕亮了起來。

這是第二次了。

一直到現在為止,進行了兩輪講述的,有:

第一位玩家寧汐柔),第二位玩家,第四位玩家已死亡),和到現在的第七位玩家。

寧汐柔記得,上一輪,就是從第七位玩家開始,講述的方式從光幕變做了沉浸情景。

也是在這個人的講述之後,圓桌會議上第一個死亡的玩家出現了。

這一次,又會發生什麼?

寧汐柔有種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