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隱松山上有一座古廟,常年受匪患侵擾,如今已成為一片土匪駐紮地。

古廟常年被山霧籠罩,長此以往,土匪們也受不住帶有毒性的霧氣侵蝕。

此山位居尊州西部,隔山遙望東部大海,海港船隻絡繹不絕,其間自然魚龍混雜。

這裡有著整個大鄴朝最大的官鹽井,所以尊州也被成為尊州鹽井。

尊州刺史夫人是個心善之人,最愛上香禮佛,前兩年因身體不適,總是懷不上孩子,上隱松山古廟中拜了拜大士,大士感念其誠心,讓她懷上了孩子。

自那以後,她便沒有再上山去古廟敬香。

孩子長到兩歲,母子身體皆康複較好,這才攜下人抱著兩歲大的孩子上隱松山還願。

哪成想這古廟竟早已落入山匪之手,甫一去,就遭山匪劫持,紛紛丟入柴房關了起來。

恰巧山匪頭子早就準備帶著兄弟們殺下山去,得知劫持的這位是尊州刺史夫人,眾人心下覺得機會來了。

在尊州刺史被土匪掌控快一年時,京都才發現端倪,也虧尊州刺史機智,在官鹽上動了手腳。

官鹽乃是整個大鄴朝的經濟命脈,尊州又是最大的鹽井地區,於是上面派了戶部尚書微服前往調查。

前世此時戶部尚書已然獨自回到京都,尊州刺史全家喪生火海。

一把火燒淨了官鹽所有不合理之處,以及所有土匪的罪責,死人沒有嘴,所有罪名由戶部尚書一紙回帖盡數堆於尊州刺史一人身上。

莫允修曾與戶部尚書徹夜長談,每年各省財政核對賬目之時,都另備一份,那些原本的賬目,都藏於布政使家中。

戶部尚書曾與莫允修有過爭執,為何要將把柄送與他人拿捏,莫允修只是斥他一聲果真是幹不成大事的老頑固。

尊州刺史已經兩年未到戶部核對賬目,戶部尚書回京後,帶來的不僅僅是公事完全解決的訊息,更是他們一群人鼓鼓囊囊的錢袋子。

沈意之時常跪在祠堂,總給自己找著各種錯處。

沈灼庭去看她,沈意之就與沈灼庭“預測”未來。

對付山匪,沈灼庭一介文人沒什麼辦法。

沈意之回想當年莫允修曾說過的話,深夜裡的秘密交談,率先讓父親給尊州刺史去了封信,邀他做一場戲。

山匪得知京都派了個文官下來,絲毫沒有放在眼裡。

但尊州刺史將信“不小心”洩露,被山匪看見,才得知這個文官竟被朝廷派了禁軍隨行保護,這才慌了神,派了人去蹲守,果真發現有軍隊。

山匪覺得自己恐走投無路,當即就想破罐子破摔,將尊州刺史優先送入地府。

然尊州刺史已想好退路,在沈灼庭的安排下,他趁山匪們聚眾商討之時,帶出妻兒,一葉扁舟,就這麼北漂上岸。

山匪不能賠了夫人又折兵,發現尊州刺史不見時,便立即商議出了第二套方案,那就是去摘了戶部尚書的腦袋。

這一世,尚書大人還未到尊州,就早早遇害。

山匪本想就此跑路,又覺得尚書大人死在尊州過於明顯,他們幾人的樣貌在尊州早已被百姓熟知,為保穩妥,幾人將梆硬的尚書大人丟遠了些。

誰知這一遠,竟遠到了京都,天子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