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翰林院(第1/2頁)
章節報錯
翰林院是朝廷養才儲望之所。平時負責修書撰史,陪侍皇帝皇子讀書遊賞,草擬一些不太重要的文書。
所以,翰林院因為侍奉之便,天然得與皇帝關係密切。
吳岫雲雖然有翰林院編錄的腰牌,但實際上只是一個有職無官的編錄女史。日後《隆治大典》修成,也只能在成書上留下一個名姓。於政治權力無太多助益。
但是她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大煜朝還沒有過女子在朝為官的先例。內廷那些女官,權力也僅限於宮禁。但是在翰林院供職又不一樣了,那裡接近權力的中心。如果能在人才濟濟的翰林院嶄露頭角,那麼有朝一日出人頭地也不是不可能。
吳岫雲在這幾日想通了許多事。身處這個社會,有錢無權就像是沙堆上蓋高樓,一場風雨就能將它沖毀。
她不想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一夜之間就化為泡影。所以,她要好好把握住這個機會。
這一日,吳岫雲早早就乘著馬車趕往翰林院。
翰林院就在宮城含光門外的太平坊。那裡雖與大內相鄰,卻也有市頭瓦子,看上去十分得熱鬧。
李銘簡陪她過來,一路上抓緊時間,與她講述和翰林院有關的典故。
他指著一家叫作“賀家烙面”的食檔,說道“翰林學士承旨張翰長,就喜歡吃他們家的烙面。”
接著又指著另一家“王好手旋餅”的攤子說道“他們家的旋餅味道不錯。很多官員上朝之前,都會買兩個來充飢。”
吳岫雲聽著,心裡不覺起了在這裡開食店的念頭。這些能上朝參政的六品以上官員,是上流社會的風向標。如果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她的事業應該能進展得更快。
李銘簡見她眼睛裡都在發綠光,知道她這是老毛病犯了,不由笑道“在這裡開食檔的,半夜就得起來準備吃食,開到日落方歇。尋常人吃不了這個苦。”
吳岫雲想了想道“那就限量供應唄!根據禁果效應的規律,人為製造的稀缺性,能有效提高商品的吸引力。”說著又撇撇嘴道“說了你也聽不懂。總之呢,我做生意的本事,你是拍馬不及的。”
正說著,翰林院到了。
衙門口的役人,聽說她是魯國公主引薦的女史,連忙恭敬地請她入署。
李銘簡因沒有進門的腰牌,只能在大門口與她作別。
翰林院不同於別的衙門。裡面供職的都是當今名士大儒,及新科進士。故而處處都顯得莊重清雅。吳岫雲走在其間,也不禁放輕了腳步。
不過,雖說翰院清華,學士名貴,但裡面的官員,普遍官職不高。
大門正對的翰林學士院,除了裡面品級最高長官,翰林學士承旨是正三品。其餘翰林侍講學士是從五品,侍讀學士正七品。
其他經義館的五經博士從七品。殷鑑館的史官,大多正八品。崇文館的編修正七品,檢討從七品,編錄從八品,孔目從九品。群英館的新科進士更是連品秩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