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丈夫離家報國,再也沒回來(第1/5頁)
章節報錯
上世紀二十年代,原主是書香門第的女孩兒,從小和周廣然訂了娃娃親。
周家比較開明,送周廣然出去唸書,讓他學習了新思想。
20歲,他回來和原主成了親,完成了父母的期望,再次離開家鄉。
周廣然說國難當頭,不應該兒女情長,要以家國為己任。
原主不懂那些大道理,但她也是通情達理的人。
對丈夫的志向,原主十分支援。
既然周廣然要保家衛國,投身革命,她就在家裡贍養老人,不讓他有後顧之憂。
周廣然留下了“等我”兩個字,再也沒有回來。
原主盡心盡力伺候公婆,二老離世後,她一直守著宅子,始終堅信丈夫會回來。
大家都說周廣然死在外面了,讓原主改嫁,她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
可是原主始終堅守和丈夫的約定,堅決不肯再嫁。
她就這樣一直等到白髮蒼蒼。
某天,周廣然回來了,只是他身邊有妻子有兒女,還有孫子孫女。
原來守約的只有原主,周廣然早就娶了志同道合的女子,婚姻幸福美滿,如今更是兒孫滿堂。
他在外娶妻生子的事情,家中父母是知情的。
他們瞞著不說,為的是留下原主養老送終。
……
“明日就要成親了,娘真捨不得你啊!”
丁母慈愛地看著丁萱。
她拿出一個楠木盒子開啟,上面三層是珠寶首飾,最底下一層是地契房契。
丁家雖然是書香門第,但是家底非常殷實。
丁萱是家裡唯一的女兒,又是丁母最小的孩子。
這些是在嫁妝之外,她另外給女兒準備的“底氣”。
丁母不是偏心丁萱,而是女子在婆家想挺直腰桿,壓箱的錢財必不可少。
“以後你就是周家的人了,娘幫不上你,只能給你多添一些東西。”
“娘,你對我真好!我捨不得你!我不想嫁人,想一直陪著你。”
丁萱抱著丁母撒嬌道。
這舉動嚇了丁母一跳,畢竟女兒一直被教導成大家閨秀,是含蓄內斂的性格。
即便她們是母女,也很少有親近的舉動。
看來,孩子是真的捨不得家,丁母一陣心軟。
“瞎說!哪兒有女子不嫁人的?”
“日子都訂好了,周廣然特地從學堂趕回來,你可別孩子氣!”
作為過來人,知道女兒大概是害怕,丁母特地陪了丁萱許久,說了很多私房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