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人人都喜歡的溫瑾哥哥》的觀眾,此時此刻一邊剋制著情緒,一邊暗自點頭。

很好,雖然故事不一樣,但感覺差不多,都是這種一言不合就放大招的套路。

教主又一次光榮犧牲了。

導演,出來談談,為什麼要這麼虐我們教主!看我們教主乖巧可愛好欺負是吧!

擼起袖子。jpg

……

這部片子看完之後讓人覺得有點不舒服。

不是那種看了《人人都喜歡溫瑾哥哥》的被裡面家暴主題引發的觸動,震撼,而是一種酸酸的,悶悶的。

如果在沒有看到後面公孫柏和謀士討論的畫面,大家雖然為冷血的送死很可惜,但不會這麼……憋屈。

對,憋屈。

就像是拿出了一顆真心,最後餵了一條狗。

這都是一場算計嗎?

如果這是真的,公孫柏就算是一個賢明的帝王,大家看著都覺得有點膈應了。

在這種對比下,反倒是那個嬉笑的執著於說書的人,無比難得。

找誰惹誰了啊,冷血都已經從殺手組織出來了,他就想好好說個書,成為一個很棒的說書人啊!

一想到這個點,不少人就忍不住爆哭。

鍾墨坐在電影院裡,眉頭緊鎖,用手背擦了一下眼睛。

艹,大老爺們都煽情啥啊煽情,冷血好好的說書不好嘛,幹嘛去行刺皇上啊,當自己的命不是命?

傻屌公孫柏,傻屌謀士。

……

一部片子,能夠引發大家的討論,沉思,或者爭議,那就成功了。

很顯然《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雖然大家不少人想罵街,然而還是不得不承認《劍》拍的很好,不是那種浮於表面上看過就會忘記,而是讓人不由的去思考。

當再二刷,三刷之後,除了冷血死了這個大家念念不忘的點兒,又可以讀出來別的東西。

幾個著名影評人在網上公開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冷血奔赴的是一個江湖人士的俠義之宴。】

——【每一個角色都是活過來的,而我最喜歡的是冷血,因為他是有溫度的。】

——【為知己而死,悲壯又值得敬佩。】

不少人都表示很喜歡那兩句“奔赴的是一個江湖人士的俠義之宴”“喜歡冷血,因為他有溫度”。

網上已經有不少人從公孫柏這個角度分析了他的做法。

大抵就是他是為了蒼生啊,他也做了很多犧牲啊,他自己當了皇帝之後讓百姓免於暴政啊。

然而大家表示,雖然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們卻並不想理會。

公孫柏就是個大豬蹄子!

說大豬蹄子都已經是比較委婉的說法了,更想說是大pigu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