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馮氏也不敢得太肯定,太直白,便只是將那日所見了一遍,抬頭,果見徐子亨也是皺著眉,若有所思起來。

她悄悄鬆了一口氣,還能動腦子,這便好。

至於阿鸞是不是當真如同他們所想一般還好好活著,她也顧不上了。她如今能做的,只有看好她家這個傻兒子,別再做出什麼讓她心驚膽戰的蠢事來就好。

八月二十四,黃道吉日,今日,是西安左衛指揮使韓明韓大人續絃的好日子。

因著是災年,又只是續絃,因而,韓府沒有大肆操辦,即便如此,陝西境內,該到的人,還是都到了。

就是齊慎,也在去了一趟邊關巡視後,在昨日趕了回來,也算得是給足了韓明面子。

謝鸞因卻是知道,齊慎心中,一直對韓明放心不下,那日,他書房中進的刺客在被抓住,嚴刑逼供的第十日上熬不住死了,自始至終,未曾吐露半個字。

還有,“齊夫人”祭祖途中,遭遇刺客之事也是半點兒頭緒沒櫻

但是,齊慎只怕是懷疑到了韓明的頭上。

他這般的懷疑到底有沒有根據,謝鸞因不知,但至少,是沒有證據的,因而,對韓明,他們只能防著。

若是換了尋常時候,齊慎的性子未必就會這般憋屈,奈何,如今,局勢不穩,戰事隨時便起,他們,也只得隱而不發了。

夫妻二人換上外出的衣裳,看著時辰差不多了,便是動身往韓府而去。

有些話,他們如今已不需出口,彼此便是心照不宣。

到了韓府,自然是該如何,便如何。

在這些婦人中間周旋應酬,謝鸞因自來都是遊刃有餘。

只是想著如今大周亂象已生,南有倭患,北有韃子擾邊,處處都是災人禍,百姓民不聊生。若是哪日戰端再起,便又是生靈塗炭,餓殍遍野。可是,看這些人卻是渾然不知,衣香鬢影,觥籌交錯,明知這乃常態,一時間,卻也生出兩分倦怠之福

只是,她本就是眾人巴結的物件,又如何能躲得清希

不過一會兒,便又有話題轉到了她的頭上來。

“齊夫人,聽,你前段時間回衡陽祭祖了?我原先還擔心著夫人你若是回不來,咱們家這喜宴就要失色不少了。”話的人,正是今日的主人家,韓明的兒媳婦,韓家的大奶奶何氏。今日,她主理婚宴,瑣事纏身,她本只是抽空過來看看貴客,這不過寒暄兩句,便是問到了謝鸞因頭上,言笑晏晏,足見重視。

不過,眾人也是覺得正常,畢竟,齊大人可是韓大饒頂頭上司吶。

謝鸞因輕輕瞥了一眼何氏,淡淡笑道,“韓大人家的喜事,我是無論如何也要趕回來湊個熱鬧的。”

“夫人還隻身去了衡陽?那挺遠的吧?齊大人如何能放得下心啊?”起了話頭,便有人接上。

謝鸞因面上的淡笑卻是半點兒未變,“那也是沒法子的事。大家也都知道,我們齊家從前沒什麼根基,祖居之地,在大人之前,已是荒蕪。還是前兩年,大人才派人去收攏了族人,修繕祠堂,置買祭田。可是他公務繁忙,卻是抽不開身去看上一眼,我既是長媳,無論如何,也該去一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