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迴歸4
章節報錯
努爾庫特是沙赫用來牽制摩珂末的一條看似忠誠的棋子,暗地裡其實早就和艾什弗勒來往多次,他發現艾什弗勒一直表面裝作無慾無求,其實暗地裡卻訓練著一支精銳的刺客死士打算向沙赫復仇。巴塞爾一直都是艾什弗勒一派,他的父親是左王朝的財政大臣,娶了艾什弗勒母親的母族聯姻。他和艾什弗勒不僅是姻親關係,還擁有共同的敵人。
※
“波斯王即位以來大小戰事繁多,國庫早已空虛。父親和親王殿下藏起來的左王朝寶藏一直未被找到,他就下令以貪汙罪關押了父親。現在親王殿下也將要面臨處死,他誓死要殺盡一切反對的聲音,不愧是暴君之行,身死名裂!”
巴塞爾和盤托出他們三人的計劃,並說道當初艾什弗勒對於沙赫的預言。我是不會信的,歷史上對居魯士大帝都是一片歌功頌德,被評為推進世界程序影響歷史的帝王之一,他死後幾百年就連波斯人的敵人亞歷山大大帝也前來他的墓地弔唁,巴比倫人稱呼他為偉大的仁慈的君主。
從古至今,成者為王敗者寇,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輸家沒有資格。
對於他說努爾庫特如何說服艾什弗勒聯絡希臘神官篡改神諭,將戰火引向呂底亞的時候,我忍不住打斷了他:“巴塞爾,很多年以後,你們就會明白你們所做的都是無用功。和人鬥雖然其樂無窮,和天鬥就是註定愚不可及。而且……”我看著他不絕搖頭,“你們可能低估了你們的對手。”
巴塞爾本來還很激動,伸手打翻了果盤,我伸手製止住他:“冷靜點,你聽我說!”我和他說起當年沙赫如何坑殺城邦軍的全部過程,這還是我親眼所見的,還不包括書籍所記載的他十三歲組織平民百姓起義反抗他的祖父。
年僅十三歲時,就能夠煽動上千人為他一人的意願而疲於拼命,就算古人早熟,歷史上也沒幾個。非要尋找的話,還得往幾百年後甚至千年之後推進,例如秦始皇、成吉思汗……都生於亂世,一生戎馬,留下諸多被史筆討伐的暴行。
他們也並不能算暴君,統一思想和分裂的土地,在冷兵器時期總需要些血腥的非常手段。
要說暴君,不如去找找臨近波斯的羅馬,據說羅馬皇帝尼祿被稱為“嗜血帝王”,他在位時殺死自己的親生母親和多位妻子,處死的元老院議員可以堆成山,用個餐看上自己兄弟和大臣的妻兒都能當眾強暴以聽他們的哭聲為樂。
還有被滅國的亞述,亞述都城尼尼微古城又稱為“血腥之城”,可想而知亞述歷代君主都是以殘忍治天下,恐怕做夢都在殺人。
這一刻我的內心是傾向沙赫的,就因為一個葡萄藤的預言,所以一出生就差點被自己的祖父殺死,流落他鄉多年受盡欺凌,返回故土還要面臨宮廷的陰暗。如果沒有去了解他,瞭解過他所經歷的,也不會知道他原來過得這麼苦。
他的母親只希望延續米底人的高貴血統,他的兄弟對他看似恭敬,大臣們各懷心思。所以他寧願隨身帶著恐怖似鬼的法瑞,也不要其他人跟隨左右。
“對敵人友善就是對自己殘忍。”不知道是哪位名家的名言,我如此對巴塞爾說道。來自拿破崙“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我心裡面想到的卻是另一句話,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選擇站上頂峰,必然孤獨寂寞。
“你們只是站在了思想的對立面,你看到的是家族利益,他看到的是人民和土地,山巒和海洋。”
巴塞爾仰起頭來大笑:“是什麼讓你改變對他的看法?海邊的天燈?”
他的意思是我很好哄騙?
對於他眼中的輕蔑,我不想爭論,如果認為女人頭髮長見識短就算了。
喜歡波斯皇妃請大家收藏:()波斯皇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