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恐怕我們又要擴充人手了。”愛麗絲一回家,就找卡羅說起了今天的服裝銷量。

雖然工裝的利潤不高,但銷量非常可觀。

愛麗絲估計,一號店今天賣出的衣服,也有幾百件了。

“我們需要擴招縫紉女工,如果可以,儘量在下個月之前安排好夜班班別。”

卡羅點點頭,“這樣的話,我們可就要再招一百多人了,短期內可以收回成本嗎?”

之前的庫存今天一天就被清空了,隨著縫紉女工們的技術越來越熟練,他們每天能完成一百件衣服還有餘,當然,一百件並非一百套,如果按套數算,一個女工平均每天可以完成約十幾套禮服或三十幾套工裝。

這段時間的庫存,也有一千多件了,除去成本和人工費,今天一天,兩家店的利潤加在一起也有四百多鎊了。

“不用擔心,媽媽。”愛麗絲的眼睛裡綻放出勢在必得的光芒。

接下來的幾天,成衣店一直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在溫斯特市乃至整個麥西亞帝國,富人們都喜歡在自己的衣櫥裡堆滿衣服。

他們的衣服送到洗衣房之後,會在漿洗過後送回,而洗衣的次數,是他們吹噓的資本。

在這裡,如果你的家庭一年只需要清洗四次衣服,那麼這件事就足夠你吹一年了。因為這表明,你的衣櫥裡有足夠換洗三個月的衣服,這絕對是富貴之家。

愛麗絲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她其實早就計劃好了要利用這段時間的供不應求,來達到飢餓營銷的手段。

人都是這樣,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越是供不應求的東西,反而會有更多的人排著隊預定。

一號店的女士們都快排到鵜鶘街去了,二號店更是誇張,工人家的主婦們每天沒開業就等在門前,想要為自己的丈夫購買一套新裝。

製衣廠招工和成衣店供不應求的訊息,很快在溫斯特就傳遍了,街頭巷尾到處都有人談論這件事。

愛麗絲吃午飯的時候聽到隔壁桌的人正在討論製衣廠的事,嘴角忍不住勾了起來——魚兒們就要上鉤了。

果然沒過多久,縫紉機廠就遍地開花的在麥西亞帝國開設起來,光是專利費,就讓愛麗絲賺得盆滿缽滿。

與此同時,本地也新開了不少小型製衣作坊。

由於愛麗絲給出的薪資水平開了先河,其他人固然想降低薪資,但也不能差距過大,最後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縫紉女工忽然成了窮人們夢寐以求的工作,當然,她們最夢寐以求的,是能到卡羅製衣廠任職。

工廠裡的女工們多了起來,卡羅也根據經驗和個人能力,在第一批女工裡提拔出了不少人,組成工廠的領導層。

然而這一切並不是十全十美,由於愛麗絲貿然提起高薪,其他崗位的工人們紛紛對自己的僱主心存不滿,這開作坊的小老闆們對愛麗絲深惡痛絕。

……

“愛麗絲,這個月工廠的盈利出來了。”雖然店鋪裡是“成本價”,但畢竟不可能真的是成本價。

愛麗絲需要給工廠留出運營資金,勢必要有一些盈利。

“這個月生產了睡衣、童裝和工裝各八萬套,基本都銷售出去了,禮服和職業裝也各有一萬套,居然也沒有積壓。這個月工廠的盈利就有五千鎊還多。”盈利的大半,多來自非成本價出售的睡衣和帽子。

愛麗絲點點頭,說道:“媽媽,我們是時候把衣服銷往全國各地了。”

卡羅問道,“怎麼賣出去?”